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因情所害的觀音

  蕭觀音讀後臉紅心跳,對單登說:“真沒想到,宋國的特里蹇也會寫這樣的東西。雖然浪蕩了些,不過功力還是有的。”單登乞求蕭觀音為她抄寫一遍,還說:“奴婢雖是一個粗人,但也想收藏這樣的佳作。可惜這書法太差,要是有皇后的書法相配,就堪稱雙絕了。”雖說《十香詞》遣詞用語都十分曖昧,多少有些難登大雅之堂,但這正合孤寂中蕭皇后的心態。蕭觀音讀後,覺得它雅麗有致,對《十香詞》愛不釋手。經不住單登的再三乞求,蕭觀音當場揮毫幫她抄了一遍。為了勸誡,還在“宋國皇后”的詩後作了一首道學氣十足的懷古詩:“宮中只數趙家妝,敗雨殘雲誤漢王。惟有知情一片月,曾窺飛燕入昭陽。”至此,蕭觀音已完全墮入了耶律乙辛所設的陷阱之中。

  得到蕭觀音親手謄寫的《十香詞》後,耶律乙辛如獲至寶。他立即拿著它到遼道宗那裡,大放厥詞說是皇后與趙惟一私通,並假裝膽戰心驚地拿出《十香詞》這個證據。道宗對皇后與趙惟一的謠傳早有耳聞,如今一見這白紙黑字的物證,頭腦簡單、專喜打獵的道宗不覺怒火中燒,馬上派人將皇后帶來對質。不管皇后如何否認,氣極敗壞的道宗一怒之下命人把皇后一頓毒打,打昏之後扔進死牢。等稍稍冷靜後,道宗有點半信半疑:“咦,最後這首詩明明是在罵飛燕淫亂誤國呀,那皇后怎麼還會私通呢?”

  昧著良心的宰相張孝傑說:“這首詩正是證據,含了‘趙惟一’三個字,說明皇后這篇用身體寫作的小說,男主角就是趙惟一呀。”道宗醋勁大發,勃然大怒。認定蕭觀音與伶官趙惟一私通,敕令蕭觀音自盡,趙惟一凌遲處死。蕭觀音再三請求再見道宗一面竟不獲準。皇后自盡以前,還作了一首絕命詞,最後幾句是:“呼天地兮慘悴,恨古今兮安極!知吾生兮必死,又焉愛兮旦夕。”自盡時年36歲。

  後來,年剛十八歲的太子耶律浚也在耶律乙辛的構陷下廢為庶人,不久之後也被害死。

  蕭觀音被賜死後,遼道宗還不解恨,依舊非常惱怒自己戴了綠帽子,便讓人把蕭觀音屍體扒個精光,隨便裹個葦蓆草草埋葬。蕭觀音的孫子天祚帝繼位後,他為祖母的含冤不白和父親的慘遭殺害鳴不平,一面將張孝傑剖棺戮屍,搜捕耶律乙辛的子孫及親舊,盡行誅戮;一面又把奶奶的屍體刨出,重新洗沐裝裹,以“宣德皇后”的名號把奶奶與爺爺遼道宗合葬一處。後來,金人攻滅遼國,懷著對遼朝刻骨的民族仇恨,在京城大肆破壞。遍挖遼國皇族陵寢,蕭觀音的屍身又被刨掘出來,剝去身上金玉,任由牛馬踐踏。

  清代的朱彝尊對蕭觀音這種悲劇寄予了莫大的同情。朱彝尊在詠蕭觀音的詩詞中說:

  細草含茸,圓荷倚蓋,猶與舞衫相似。迴心院子,問殿腳香泥,可留蕭字?懷古情深,焚椒尋夢紙。

  清朝風流倜儻的才子納蘭性德對蕭觀音惺惺相惜,作詞追悼她時,嘆道:六宮佳麗誰曾見,層臺尚臨芳渚。一鏡空瀠,鴛鴦拂破白萍去;看胭脂亭西,幾堆塵土,只有花鈴,綰風深夜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