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三百年來養士朝,如何文武盡皆逃?”

  朱大典為官的第二個特點,就是貪婪成性,是個名副其實的貪官。史料《東南紀事》記載,他在任鳳廬巡撫期間,貪婪兇暴,千方百計搜刮勒索民財,婪索財賄,其窮兇極惡之狀,被人形容為“乳虎蒼鷹”,“四府僚屬,囊橐皆盡,人擬其富可敵國”,靠貪墨積累億萬資財,是明末數一數二的大貪官。崇禎十六年,朱大典遭到御史彈劾,丟官罷職,回到老家金華。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在明朝危亡之際,貪官朱大典的表現卻讓人始料未及。

  《東南紀事》記載,隆武元年,清軍揮師南下,經略江南。面對清朝大兵壓境,朱大典一不跑二不降,散盡家財,招兵買馬聚草屯糧,購置器械火藥,組織起一支隊伍,守土自保。此時成立不久的南明弘光朝廷已經覆滅,南明隆武帝在福建繼位,授予朱大典文華殿大學士的頭銜,讓他負責擔任浙江金華一帶的防禦守備。朱大典慨然領命,決心與清朝死戰到底。

  《南明史》記載,隆武二年六月二十三,清朝親王博洛率領大軍包圍金華城。清將先派人送來招降書信,朱大典毀書斬使,決不投降。清兵隨後大舉進攻金華,朱大典打仗果真有一套,在無任何外援的情況下,死守孤城二十多天,清軍傷亡慘重,始終不能破城。清軍援軍源源不斷而來,還帶來大量火炮,日夜攻打。金華城守軍漸漸傷亡殆盡,糧盡援絕,憑著一腔忠義之心做著最後的苦鬥。

  七月十六,清軍攻破金華。朱大典抱定必死之心,別無他念。但他忽然想起火藥局中還殘留有大量火藥,若留下來被清軍所用,豈不是白白便宜了他們。於是他和總兵何武、副總兵吳邦睿三人,來到火藥局,把殘存的火藥集中到一起,然後把火藥桶綁在身上。他的十幾個隨從也要隨他一起赴死,被他厲聲呵斥:“速去!吾將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