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女帝的年號咋這麼多?

  武則天當皇帝后用的第一個年號是“天授”,公元690年七月,僧人懷義與法明等撰《大雲經疏》利用《大方等無想大雲經》中“有一天女,名曰淨光……當王國土,得轉輪王”、“爾時諸臣即奉此女以繼王嗣。女既承正,威伏天下!閻浮提(按指人世間)中所有國土,悉來奉承,無違拒者”的說法,將它附會為“佛”對武則天當女皇的“授記”,亦即預言。

  有了“佛”的“授記”,武則天自然就可以堂而皇之做皇帝。於是乎武則天便把《大雲經》頒於天下,令兩京與諸州各置大雲寺一座,各藏《大雲經》一本,由僧人講解,使天下皆知武則天是彌勒下生,應該取代李唐當皇帝。一陣緊鑼密鼓之後,武則天便於這一年九月正式稱帝,改國號為周。這個年號通俗易懂,武則天用這個年號向世人宣揚,不是我奪取了李家王朝,而是上天的意思。

  公元692年,武則天改年號為“如意”,這可能是武則天在謀得了最高權力後,她覺得志得意滿,事事如意,所以以此為年號吧!但是,武則天在用年號“如意”不久,又改年號為“長壽”,這一年武則天68歲,一年中兩次改元,武則天給人的感覺好像還怕死去,同時是不是還希望大周“長壽”呢?

  公元694年,武則天開始使用“延載”這個年號,“延載”順承“長壽”,其含義無非是大周江山永固、皇恩澤被萬世的意思。看來,此時的武則天,似乎仍然是“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晚年的武則天,篤信佛教。公元695年,遠赴印度,歷時25年,遊經30餘國的僧人義淨返回洛陽,帶回梵本經、律、論近400部。武則天聽說繼玄奘之後又一位西行取經的高僧滿載而歸,親自來到洛陽城東門外迎接,垂問賞賜,禮遇甚厚。武則天也改用出自佛教用語證成聖果中的“證聖”為年號。

  繼之“證聖”,武則天用了“天冊萬歲”、“萬歲登封”、“萬歲通天”三個年號,這三個年號沒什麼特別用意,只是武則天的幕僚們阿諛奉承武則天所取。武則天用的第十三個年號:神功。關於用這個年號的原因,《舊唐書·則天皇后本紀》裡記載說:“(萬歲通天二年)九月,以契丹李盡滅等平,大赦天下,改元為神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