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真正的宇宙大將軍是誰?

  替蕭衍打破這個僵局的是奸臣朱異,侯景送過他不少黃金,可他收了黃金卻不辦事,反而告訴蕭衍,侯景光桿司令一個,留下無用,送回去正可結好友邦。拿人錢財,與人消災,黑吃黑到了朱異這個份上,也是一絕。

  不過這個說法倒是緩解了蕭衍的道德困境,既然送還侯景是件有利於國家民族的好事,當然就算不上背信負義了,蕭衍決定馬上安排交換事宜。侯景得到消息,自然既驚且恨。侯景的老部下,也是頭號智囊王偉認反除了起兵造反別無他法,而唯恐天下不亂的劉神茂當然大力贊成。

  侯景什麼陣勢沒見過,以他的性格,當然要死中求生。

  於是,壽陽成了人間地獄,男丁全部從軍,女人作了隨軍家屬,侯景日夜不停的打造兵器,左右四鄰都知道他要造反,唯一不相信的是蕭衍和朱異這對活寶。公元五四五年八月,侯景終於反了,這次他打出的旗號是清君側,蕭衍聽說之後,居然有心情大笑:“一個光桿司令,能幹什麼?”

  與蕭衍的樂觀相反,侯景可是有真本領的,他出師第一仗就拿下了馬頭(劉神茂原來的據點),而蕭衍雖然指派了幾路平叛大軍,可雷聲大,雨點小,一月下來,毫無動靜。九月二十五日,侯景開始執行下一步計劃,他偷偷溜出了壽陽城,假稱打獵,實際是輕裝直撲首都建康而去,這次他是破釜沉舟了。

  當一個國家敗亡的時候,先亂的肯定是人心,蕭衍的南梁也是如此,民心思亂,人無鬥志,他的侄子臨賀王蕭正德就秘密與侯景結盟了。侯景不愧是名將,動作神速,九月二十五日出壽陽,十月三日已經攻下譙城,十月二十日攻佔歷陽,太守莊鐵不但投降,而且願意帶路。

  蕭衍那邊兀自在做清秋大夢,大將羊侃建議馬上派兵封江,他不聽,卻讓奸細蕭正德當平北將軍,負責首都建康的防衛。十月二十二日,侯景率八千步兵和數百騎兵從採石泅渡,一舉攻佔了姑孰,消息傳出,首都建康一片大亂。幾天後,蕭正德打開了建康的宣陽門,侯景長驅直入,接連攻下了東府城、石頭城,十月二十四日包圍了蕭衍皇宮所在的臺城,局勢完全失控了。

  侯景區區幾百人流落到江南,最初只求活命而已,如今卻變成圍攻首都的巨寇,這樣的變化無論是誰都很難相信,但這是事實,而且災難只是剛剛開始。

  在靠運氣和姦細攻破首都之後,侯景在臺城卻遇到了麻煩,因為這次是羊侃守城了,侯景用木驢進攻,很快被羊侃用石塊砸毀,改用尖頂木驢後,又被羊侃投擲火炬,燒成灰燼。侯景再建造高達幾十丈的登城樓,羊侃預先挖掘塹壕,登城樓頭重腳輕,到達塹壕後,全都陷入地下倒塌。仗打到這份上,侯景和蕭衍都有點後悔,侯景想的是當初不如答應和談,蕭衍想的是,早點解決侯景就好了,不過世上沒有後悔藥。

  現在一切取決於外援了!蕭衍的幾個子侄受封為親王,在各地手握重兵,按說君父有難,理應有所作為,可這些人猶豫不決,援兵時進時退,只是耽誤時間。第一個來救援的是邵陵王蕭綸,他的人馬在鍾離渡江,遇到風暴,死傷不少,登陸後準備從鐘山直插建康的廣莫門,這原是一招好棋,可惜執行上出了問題。經過徹夜行軍,黎明前蕭綸紮營於蔣山,侯景大驚之下,一度準備解圍而退,但蕭綸的士兵疲憊不堪,加上天氣寒冷,根本頂不住叛軍的突擊,一番激戰,大敗虧輸。

  對這些親王來說,如何利用侯景之亂擴大自己的勢力才是關心的事情,加上蕭綸初戰不利,因此援兵雖然來了不少,但都保存實力,按兵不動。不過也有一支肯拼一下的援軍趕到了,這是司州刺史柳仲禮、衡州刺史韋粲、宣猛將軍李孝欽、南陵太守陳文徹等人率領的聯軍,公推由柳仲禮統一指揮。

  柳仲禮一向號稱猛將,善使長槊,之前跟隨父親柳津鎮守雍州,心高氣傲,但並沒有指揮大軍的經驗,更沒有遇到過侯景這樣的厲害角色。真正積極的是韋粲,公元五四九年正月,他乘夜進軍青塘,但因為迷路遭到侯景的猛烈反攻,當天大霧迷漫,柳仲禮也來增援,仗打得異常激烈。

  雙方兩敗俱傷,韋粲陣亡,柳仲禮險些活捉侯景,自己也被砍傷,侯景損失了兩千多人,勤王軍這邊更多一些,柳仲禮和侯景都不敢再戰。城裡的蕭衍可等不及了,城中困苦已極,終於不守,各路援兵也望風潰散,蕭衍聽到消息,只說了一句:“自我得之,自我失之,亦復何恨”,就不再言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