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女兒國真的存在嗎?

  扎壩依舊保留著東女國的古老習俗

  根據任新建的考察,歷史上的東女國就處在今天川、滇、藏交匯的雅礱江和大渡河的支流大、小金川一帶,也是現在有名的女性文化帶。“而扎壩極有可能是東女國殘餘部落之一,至今保留著很多東女國母系社會的特點。”任新建說。

  扎壩過去是一個區,現在有7個鄉,5個鄉在道孚縣境內,2個鄉在雅江縣境內,一共生活著將近一萬人。任新建在扎壩調查時發現,女性是家庭的中心,掌管財產的分配和其他家庭事務,與東女國“以女為王”相似,有的家庭有30多個人,大家都不結婚,男性是家中的舅舅,女性是家中的母親,最高的老母親主宰家中的一切。“很明顯是母系社會的殘餘,經過現代社會的衝擊,已經和原始的母系社會不完全一樣,只是保留了一些基本特點。”任新建說。

  扎壩人依然實行走婚,通過男女的集會,男方如果看上了女方,就從女方身上搶來一樣東西,比如手帕、墜子等,如果女方不要回信物,就表示同意了。到了晚上,女方會在窗戶邊點一盞燈,等待男方出現。扎壩人住的都是碉樓,大概有十多米高,小夥子必須用手指頭插在石頭縫中,一步一步爬上碉樓。此外,房間的窗戶都非常小,中間還豎著一根橫樑,小夥子就算爬上了碉樓也要側著身子才能鑽進去,就好像表演雜技一樣,這個過程要求體力好,身體靈活,這其實也是一個優勝劣汰的選擇。第二天雞叫的時候,小夥子就會離開,從此兩人互相沒有任何關係。男方可以天天來,也可以幾個月來一次,也可以從此就不來了,他們之間的關係叫做“甲依”,就是伴侶的意思。女方可以同時有很多“甲依”,但也有極少數姑娘一輩子只有一個“甲依”,兩個人走婚走到老。

  女方生小孩後,“甲依”一般都不去認養,也不用負任何責任,小孩由女方的家庭撫養。但奇怪的是,當地的小孩一般都知道自己的父親是誰。

  瞧瞧,我國四川省內的民族多元化,民族文化習俗多樣化,瞧瞧俺們四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