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比樂毅還早的燕國名將秦開

  春秋晚期,魯國有三位猛將,即秦堇父、狄虒彌、叔梁紇(孔子之父)合稱“魯國三虎將”,史書記載“魯有秦堇父,生丕茲及秦祖,並秦人”。不知道什麼時候,秦氏一支來到了燕國,一直默默無聞沒有做出什麼成就,大約在燕王噲時期,秦開出生。燕王噲時期,燕國內憂外患,燕王噲與朝臣明顯不太重視秦開,就將他送到東胡作為人質。

  在東胡時,秦開深得東胡人信任,《史記·匈奴列傳》記載“燕有賢將秦開,為質於胡,胡甚信之”,於是就藉機瞭解了東胡風土人情、軍事地理等。燕昭王勵精圖治的消息,被身在東胡的秦開獲悉之後,他就借販馬之機逃離了東胡。秦開回國後,燕昭王任命他為大將,秦開便開始訓練兵士,並建議燕昭王攻打東胡,將遼東納入統治。

  燕國始於周召公,但在建國之初,就一直飽受狄戎入侵,甚至因為狄戎而與中原隔絕200多年,之後又多次因為狄戎入侵而遷都。春秋時期,齊國、晉國多次打擊狄戎,大幅度削弱了狄戎實力,實質減輕了燕國的異族入侵壓力,但至燕昭公之前,燕國將秦開質於東胡,顯示出燕國還受制於狄戎的局面。燕昭王想要復興燕國,報齊國帶來的恥辱,就必須要有一個穩定的後方,與東胡等異族的戰爭勢在必行。

  由於秦開熟悉東胡情況,又富於作戰經驗,久經沙場,於是燕昭王最終決定由秦開率軍攻打東胡。公元前300年,秦開率領燕軍從西向東發起凌厲的進攻,由媯水河流域(今北京延慶境內)向密雲地區的漁水(今白河)、鮑丘水(今潮河)流域推進,一路勢如破竹,收復無數失地,最終燕軍一鼓作氣向東北追殲東胡,一直追到一千多里外的今西遼河上游。

  為了鞏固疆域,抵禦東胡入侵,秦開動員軍民大修障塞,於是建成西起造陽(今河北張家口)東到襄平(今遼寧遼陽)的長達兩千多公里的燕國北長城,之後燕國在廣袤的新領土上設置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五郡。至此,經過700餘年的努力,燕國終於擺脫了異族侵擾之苦,同時燕國在疆域上一舉超過趙、齊、韓三國,僅次於秦、楚兩國,在列國中位居第三。

  幾年之後,秦開又一次領兵出征,東渡遼水遠征朝鮮半島的箕氏朝鮮政權,奪取兩千多里土地,最終打到滿番汗(今朝鮮清川江以西的博陵古城),於是燕國就佔據了遼寧全境,以及朝鮮半島部分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