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清朝的試婚格格

  另據《紐約時報》1886年8月29日所載《清國皇室生活記趣》一文稱,清朝被確定為皇儲的太子,在正式選立太子妃前一年,宗人府要先為太子挑選一位比其長一歲的適宜宮女,前往太子的東宮侍寢,教太子學會怎麼做丈夫。如果太子同意,皇帝與皇后也不反對,這位宮女便可立為太子妃。

  清朝皇室實行“試婚”制度,其主觀出發點無非是想讓小皇帝、小太子在婚前就懂得男女房事,取得一些經驗,以便正式大婚後面對正宮娘娘或太子妃不至於窘迫慌亂,能夠從容不迫。套用一句現代用語,可算作是一種婚前“性教育”吧。但客觀上對青春年少的小皇帝、小太子而言,卻是滋長了他們過早地縱慾。小皇帝、小太子正是青春發育期,對床第之事還處於被開導而無禁忌的狀態,過早“試婚”既影響其生長發育,又可能導致其荒淫無度。如太子住東宮,說是派一名宮女侍寢“試婚”,但太子一有衝動便可隨心所欲,任意找其他侍女發洩。清朝的一些皇帝短壽,不能不說與過早縱慾有一定的關係。

  有趣的是,清代皇室的公主出嫁前,也需實行這項“試婚”制度,不過試的不是公主,而是駙馬爺。

  清代的公主選定駙馬、確定嫁期後,得由皇太后或皇后親自選出一名機敏幹練的宮女充當“試婚格格”,隨同公主的嫁妝一起先行一步到駙馬家,當天晚上便由“試婚格格”與駙馬同床試婚。第二天一大早,“試婚格格”就會派遣專人回宮,向太后或皇后詳細稟報駙馬爺有無生理缺陷、性格是否溫柔等。一旦試婚合格,公主正式下嫁後,這位“試婚格格”就留在駙馬身邊或為妾或婢。

  清朝的“試婚”制度

  清朝公主出嫁前,要選出一名宮女充當“試婚格格”,隨同嫁妝一起到駙馬家,當晚由“試婚格格”與駙馬同床,第二天回去報告,內容是駙馬的尺寸、硬度、耐力……如果這匹馬沒啥毛病,公主隨後就嫁。認為可以叫“相馬伯樂”,宮女試婚之後就留在駙馬家當小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