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魯迅被日本醫生“故意拖延治療”?

  那麼,魯迅是怎樣結識須藤五百三這位日本醫生的呢?原來是魯迅的日本朋友,上海內山書店的老闆——內山完造介紹的。

  我們來聽聽魯迅先生生前這位好友——內山完造,是怎樣說的:

  “……當時我立即打電話給須藤醫生,須藤醫生是魯迅先生非常信任的醫生,也是我十二分信任的具有高尚人格的醫生,他答應馬上去診視,我也立即趕去魯迅家,先生坐在藤椅上非常痛苦地喘息著,儘管這樣,先生右手手指間仍然夾著品海牌香菸……我告訴他須藤醫生馬上就來,他說謝謝,我感覺他說這句話非常的吃力,臉色非常不好……須藤醫生握住先生手腕診視脈搏……須藤勸(魯迅)先生:‘丟掉香菸吧……’他這才把香菸丟掉,於是,醫生給先生注射……第二天早晨,魯迅先生與世長辭……”

  (內山完造的證詞,收錄在河北教育出版社《海外迴響:國際友人憶魯迅》,2000年12月第一版,第119~122頁。)

  可見,內山完造在證詞裡指證:

  1.魯迅信任日本醫生須藤五百三。

  2.須藤五百三其人品德並不壞。

  3.魯迅直至死前,仍然在抽菸。

  4.須藤勸魯迅丟掉香菸,這是內山親眼所見的。

  5.魯迅之死,純屬病死。

  讀者需要注意,與日本許多侵華者不同,內山完造的確是一個親華人士,其在戰後於東京組建“日中友好協會”,1959年應邀參加“解放十週年慶典”,受到中國政府的高規格接待,而且死在中國並葬在中國。

  前些年,具有內科醫生背景的浙江魯迅研究會學者周正章寫了一篇《魯迅先生死於須藤誤診誤治真相》,利用自己的醫學知識背景,分析研究了魯迅1936年5月所拍的x光胸片、診療病歷、用藥過程,做出了他旗幟鮮明的結論:日本醫生須藤五百三,對魯迅肺病的治療,具有不可推卸的“誤診誤治”的醫療事故責任。

  這篇文章早已公開,讀者不難尋到,其文冗長,而且醫學術語眾多,不適合一般讀者閱讀,哪怕我讀起來,仍然十分吃力,於此暫不摘錄。但是,周正章的論文,仍然未能合理解釋以下的問題:

  1.沒有人逼迫魯迅找日本醫生治病,是魯迅自己信任日本醫生。

  2.用現代先進醫療技術的標準,去研判六七十年前的舊時代醫生診病的處方單子,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似乎有待商榷。

  3.“誤診誤判”並不等於“蓄意謀殺”。而且,須藤醫生勸魯迅“戒菸”,該行為似乎又與“蓄意謀殺”相悖。

  4.須藤五百三認識魯迅並非一朝一夕。須藤自1934年開始給魯迅一家當家庭醫生。魯迅自從1936年6月份起,病情就已經相當嚴重了,須藤五百三“誤診誤治”了長達4個月之後,才最終把魯迅“治死”。如果從1934年初當週家家庭醫生算起,須藤的“殺魯”計劃(如有),實施了兩年多之久,可謂曠日持久,真有耐心。

  5.在民國時期,肺結核俗稱“癆病”。“十癆九死”,當時的肺結核,就是絕症,魯迅患上肺結核之後,死期指日可待。如果說須藤五百三明知魯迅行將就木,日子不長了,還要“迫不及待”故意“誤診誤治”,故意把魯迅“治死”,其必要性和邏輯合理性,需要作進一步的解釋。

  魯迅是左翼作家聯盟的人,也是主張抗戰的。1936年是中日關係緊張年。魯迅不應該對日本人喪失警惕。如果信不過日本醫生,就不要找日本醫生治病。而一旦找了日本醫生治病,並因而被治死,那麼,家屬要麼到租界當局報案處理,要麼只好怨魯迅太過相信日本人,還能怪誰呢?

  行文到此,我想,如果我們必須要從魯迅之死一案中吸取什麼經驗教訓的話,依我看來,似乎以下的經驗教訓,是比較穩妥的:珍愛生命,拒絕抽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