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鐵木真一生的首戰首敗

  雙方在草原上拉開陣勢,剛一照面,鐵木真的部隊就被打了個落花流水,被衝得稀里嘩啦。札木合這十三部聯軍,個個懷著對鐵木真的深仇大恨,舉著明晃晃的戰刀,騎著快馬,一陣風就衝到了鐵木真的隊列面前。箭如飛蝗,遮天蔽日,然後大隊人馬就像一股狂風似的席捲而來。鐵木真的部下哪兒見過這陣仗,所以剛一交戰,就被殺得稀里嘩啦,退到了斡難河岸。

  鐵木真第一次獨自領導的大戰就這樣慘敗了。這一仗就是蒙古歷史上有名的十三翼之戰。

  鐵木真這一仗雖然敗了,實際上元氣未傷,傷亡的人並不多。因為鐵木真的軍隊跟札木合的聯軍一照面,就兵敗如山倒,大部分人都是打馬就跑。很多人都沒跟札木合的聯軍交上手,一看前面的人都在跑,自己也就撒腿往後跑。

  所以鐵木真雖然打了敗仗,但是並沒有像以前的篾兒乞人那樣,被打得到了亡族滅種的地步。

  對鐵木真來講,更加可喜的是什麼呢?札木合聯軍打勝了之後,對待俘虜極其殘忍。

  中國歷史上,對待俘虜的方式有很多種。有的優待俘虜,將其化為己用;有的乾脆全部殺光,以絕後患。札木合對待俘虜的方式是非常殘忍的。札木合弄了七十口大鍋,裡面燒著滾燙的開水,然後把凡是支持鐵木真部落而被他俘虜的人,全部扔到大鍋裡給活活煮死了,等於是煮了七十鍋人肉。

  成大事者的必備素質

  札木合這麼一干,大失人心,與鐵木真對人的友善、仁愛就形成了鮮明對比。

  前面講過,鐵木真對先棄他而去然後再回來的部眾是寬宏大量的,絕對不會說你當初背叛我,我跟你沒完,只要回來,就還是親如一家。鐵木真對待他的部下也是體恤有加,打仗都是自己衝鋒在前,撤退都是自己斷後。鐵木真是這樣的一個人,跟札木合形成了鮮明對比。

  作為一個合格的領導者,光有威嚴是不夠的。一個成功的領導者,必須得有一顆包容的仁愛的心,你得包容別人的缺點,你得愛惜你的百姓,愛惜你的部眾,甚至愛敵人。因為你有了一顆仁愛的心,所以你才能散發出崇高的人格魅力,你才能有那種奪人雙目的領袖氣場。

  凡是在亂世中能夠脫穎而出取得成功的人,都有一種能力——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喜怒不行於色,特別是不能因為個人的私仇而濫殺無辜。

  《孫子兵法》講:“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主不可以怒而興師,是說作為君主,不能因為哪個國家得罪了我,一拍桌子就要滅了他。將不可以慍而致戰,是說將軍不能因為別人氣你,說你不敢打,是縮頭烏龜,你就去跟人拼命。作為君主要對一國負責,作為將軍要對三軍負責,所以必須好好控制自己的情緒。今天甭管你是一個企業還是一個單位的領導者,你要對你的團隊負責,不能因為你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使大家陷入危險的境地。

  札木合的軍事實力雖然遠遠強於鐵木真,但是一場勝利之後,他這種小人乍富的本性就暴露出來了,誰跟著鐵木真,我就把誰活活煮死。札木合這個人就這樣,心胸太狹隘了,幹不成大事,沒有人願意來投奔他。他心情好的時候收留你,遇上他哪天心情不好,他就拿你做湯了,誰受得了這個。

  所以,鐵木真能成功,札木合成功不了。鐵木真在少年時就歷盡坎坷,歷練出了宰相肚裡能撐船的氣度,泰山崩於前而不變色。一時的失敗,沒有什麼了不起的,沒有過不去的坎兒。暫時的失敗,暫時的退卻,是為了明天的進取,是為了更大的成功。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鐵木真明顯比札木合棋高一籌。其實在中國歷史上,甚至世界歷史上都是這樣,一個成功的領導者,仁愛心、包容心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十三翼之戰,鐵木真雖然敗了,札木合雖然勝了,但是由於札木合煮了七十鍋人肉,把俘虜全都給做成肉湯了,所以札木合反而大失人心,有越來越多的人,包括札木合自己部落的人,都投到了鐵木真的麾下,鐵木真的勢力反而更加壯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