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緬甸人民群眾的“解放英雄”

  緬甸人積極配合日軍攻緬,並參與攻擊中國遠征軍

  1、獨立義勇軍為日軍迅速佔領緬甸,提供了相當重要的幫助

  本來日本只是想策動緬甸獨立,以控制滇緬路,切斷中國的補給線。然而,隨著太平洋戰爭的爆發,1942年1月,日本統帥部為切斷滇緬路並打擊英美軍事力量,也為了搶奪緬甸的鋁礦、石油及大米等戰略物資,決定發動緬甸戰役。為了配合日軍作戰,緬甸獨立黨員在鈴木的帶領下,懸掛起象徵緬甸獨立的孔雀旗向緬甸國內進發,在各地組建獨立義勇軍。藉助勢力遍及緬甸國內的德欽黨,獨立義勇軍迅速壯大,越過泰緬邊境時僅有190人,到進入毛淡棉時已激增到5000人。

  這些義勇軍為日軍偵察、收集英軍、中國遠征軍的詳細情報,進入農村為日軍籌集糧食,還有一些人潛入英軍陣地偷來槍支參加義勇軍。據隨軍的日本記者後來回憶說:“到農村去的義勇軍領導做一番講演後,振臂一呼,立刻有不少青年當場加入義勇軍。‘趕走英軍,緬甸獨立的時候到了!日軍是援助緬甸獨立的!’這種宣傳在緬甸人中一傳十,十傳百地傳開了。緬甸到處高喊‘獨巴馬’(意思是‘緬甸人的緬甸’)。”獨立義勇軍所到之處,都高喊“趕走萬惡的英國人,緬甸獨立的時刻到了”“日本人是來援助緬甸獨立的”等口號,這對飽受英國人欺凌的緬甸人來說具有極大的吸引力。“由於緬旬獨立義勇軍無孔不入的宣傳活動,緬甸民眾歡呼著迎接日軍,日軍也同樣用‘獨巴馬’來歡迎獨立義勇軍。日軍無後顧之憂,一路進攻到仰光,從未發生過一次通信線路被切斷的事,緬甸人歡迎日軍。”

  應該說,緬甸戰爭初期當地人對日軍的歡迎確實出於真心。獨立義勇軍雖非正規軍,但對日軍幫助不小,“舉凡有關偵察、情報、宣傳、架橋、行軍、補給與擾亂後方等等軍務,他們起到的作用遠勝於日軍。”隨著獨立義勇軍的宣傳,緬甸當地人也被動員起來,“給日本人做嚮導,或者為他們供糧米、備飲料,竭誠協助。倘有印度部隊被日軍追擊,逃入山莊,當地居民都拒絕協助補給,又如果敵勢弱小,他們還會揭竿助戰。勇敢的青年則騎牛通報日軍。”當日軍第33師團進攻仰光被寬達1000米的西湯河所阻,山炮及快射炮帶不過去,而日軍工兵苦於找不到材料無法架橋時,緬甸人就代為架起特有的筏橋,“簡單實用,完全符合日軍需要。”

  相比之下,緬甸人痛恨英國人,這種情緒也連累了入緬作戰的中國遠征軍。緬甸人本來就認為中國人和印度人一起幫著英國人壟斷了緬甸經濟,而中國遠征軍入緬抗日更是被當地人視為幫英國維持殖民統治,因此中國遠征軍所到之處很難得到當地百姓的理解和支持。緬甸人幫日本人偵察和傳送軍事情報,這給入緬作戰的中國遠征軍造成了極大的麻煩。獨立義勇軍後來還直接參與攻擊盟軍防線。這些都對中國遠征軍第一次入緬作戰失敗產生了作用。

  2、緬甸人之所以被矇蔽是因為日軍入緬初期軍紀不錯,也很懂得宣傳

  除了獨立義勇軍的宣傳和緬甸人對英軍的痛恨之外,日軍之所以能得到緬甸人的支持,還因為入緬初期日軍非常注意軍紀和宣傳。其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貼告示安民。據日軍隨軍記者小俁行男後來回憶說:“我去仰光市內轉了轉,防波堤上貼著日軍的大布告。佈告上堂而皇之地寫著“駐緬甸的日軍行動受世界之注目,軍規必須嚴正——軍司令官”。街上貼著告居民書。麻煩的是,一種語言不夠用,仰光不僅有緬甸人,還有印度人和中國人。為此,日軍羅列了緬甸語、印地語、孟加拉語、漢語、英語等各種文字寫成佈告貼出去。”

  利用緬甸民間傳說。在緬甸民眾中,傳說“正當緬甸面臨生死存亡之際,從東方出現了騎著白馬的‘博莫喬’將軍前來拯救緬甸。”指揮義勇軍的鈴木就利用了這個傳說,騎著白馬,自稱為“博莫喬”。騎白馬的“博莫喬”和義勇軍的牛車部隊成為一個迎合民意的神話,在緬甸人中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博莫喬”一經過各個村落,村民們常常合掌致意,滿懷喜悅地流著眼淚。當緬甸獨立義勇軍進入仰光,並在那裡舉行勝利遊行時,鈴木仍然騎著白馬以“博莫喬”名義現身,贏得了全場轟動。

  尊重當地人信仰,利用僧侶的影響力。緬甸為一佛教國家,僧侶是社會的領導階層,對於贏得民心來說,安撫僧侶至關重要。因而各師團的情報官在部隊要攻城時,都必先拜訪僧院,將日本的戰爭目的詳細說明,竭誠求其協助。而且,“日軍在戰鬥中也沒有毀壞被緬甸人視為靈魂的庇護地——寶塔,所以,日軍在這裡受到市民的信賴。”

  及時有效的危機公關。據小俁行男回憶:“佔領緬甸之初,不知是誰用刀把寶塔中的金佛砍下一大塊,大概是想看看佛像是不是純金的,也許知道是在鑄件上塗上金泥製成的便放棄了。市民們發現佛塔中那尊早晚兩次必去頂禮膜拜的佛像被砍壞,非常憤怒。據說以後開來的日軍部隊知道這件事後、向緬甸人道了歉:‘先頭開來的不是日軍,那是些在朝鮮和滿洲募集的部隊,真正的日軍都是佛教徒,他們遵守佛教教規,非常愛護佛塔。’”

  正是這些手段,讓緬甸人受了矇蔽,感覺日軍還不錯,加上他們強烈的獨立願望,也就甘受其驅使。

  發覺日軍無意真正實現緬甸獨立後,緬甸人再度決定抗日

  1、日軍佔領緬甸後強制實行“軍事管制”,給歡迎日軍來“解放”的緬甸人以重大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