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老李家的他:強制全民消費

  在他看來,大唐已經出現嚴重問題,甚至道德和文化都已經出現病症,而他的登基就是要力挽大唐風氣的頹勢,而不愧對列祖列宗。李絳回答說:“陛下誠能正身勵己,尊道德,遠邪佞,進忠直。與大臣言,敬而信,無是小人參焉……。”一語總結出此前的大唐數十位高層人物的最大缺點。希望這位年輕皇帝能夠從上到下糾正大唐的不正風氣和親賢臣,遠小人的強烈建議。

  為了提振經濟,公元817年,39歲的憲宗頒佈了《禁私貯現錢敕》,用今天的話說,這就是一個強制消費令。消費令規定,凡是京城之內的公務員,不論品級,家裡面的存款,最多不能超過5000貫,超過者必須把多餘部分拿出來消費。這一政策同時蔓延到做買賣的商人、寺廟乃至普通老百姓。總而言之,只要你腰纏萬貫,就至少得取出一半兒來消費。

  表面上看,這次強制消費運動把普通百姓也列了進來,實際上卻是“名存實亡”。想想看,就算活在開元盛世,又能有幾家老百姓有5000貫的存款。顯而易見,運動的矛頭是直指那些鉅商富豪和官僚貴族的,因為他們像存糧食一樣囤積了大量的銅錢。據《舊唐書》記載,“時京師裡問區肆,所積多方鎮錢。王鍔、韓弘、李惟簡,少者不下五十萬貫”。存款排名靠後的竟然都有50萬貫以上,正因為他們存錢不消費,導致市面上瀕臨錢荒的危險,用現在的話講,就是通貨緊縮。火山文學

  一想到這,唐憲宗連覺都睡不安穩,因此強力推出了強制消費運動。為了確保效果,消費任務還要限時完成。《舊唐書》記載,“從敕出後,限一月內任將市別物收貯”。也就是說,您買什麼政府不管,但滿打滿算四個禮拜之內,您必須把存款花到標準線——5000貫以下。如果到期沒有完成任務,對於普通老百姓,抓來杖打一頓後處以死刑;對於文武官員和公主等,重罰或者降職;對於其他皇親和皇帝身邊的辦事人員,統統記入黑名單,登記造冊上報皇帝御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