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劉昱“惰業好嬉戲”

  劉昱是個小色鬼,在搞女人方面是一把好手,他九歲就娶了媳婦,十幾歲就和侍從的老婆們私通,之後又多次淫亂尼姑庵。這天晚上喝了些酒,劉昱突然想起七月初七織女要渡過茫茫銀河與牛郎相會的傳說來,於是,便想入非非,有了歪念。隨即,劉昱安排楊玉夫“伺織女度河”,並警告楊玉夫“見,當報我;不見,將殺汝”(見《資治通鑑》)。

  莫說天上根本就沒有什麼織女,就是有,她也斷然不敢出來與這位好色的皇帝見面。偷來的狗肉分外香,因此酒也喝得爽,劉昱回來時已經有些醉意了。打發出去楊玉夫之後,劉昱走進仁壽殿東的一個氈幄,看到幾個宮女正在玩“穿針乞巧”的“七夕”遊戲,乞求一雙巧手和一份巧藝。

  七夕,源於漢代,盛行於唐宋,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一個極具浪漫色彩的節日。因為以乞巧為主題,以女性為主角,所以又稱乞巧節、女兒節。此刻,宮女們每人拿七根針,用一根綵線穿進針孔,誰穿得越快,就意味著誰乞到的巧越多。劉昱從小就是個玩家,看她們玩得高興,忍不住也玩起了穿針引線。劉昱本就醉眼朦朧,沒玩了幾把,眼前就模糊了,酒勁也上來了,“因與內人穿針訖,大醉”(見《南史》),於是倒頭就睡。

  自古以來,君要臣死,臣要麼死,要麼就讓君死。等織女,這項死了都不能完成的任務,最終把楊玉夫逼上了絕路。楊玉夫不想死,唯一的活路就是殺掉劉昱,然後向蕭道成請功。劉昱最近玩得很瘋,作息時間紊亂,居無定所。眾人都知道劉昱古怪刁鑽,喜怒無常,兇殘暴戾,說一不二,是個典型的狂躁肆虐型皇帝,沒人敢得罪他。為了方便劉昱出入,宮內的房門夜晚都不敢關閉,惟恐讓劉昱吃了閉門羹。值班人員都藏在角落裡,沒人敢露面,生怕被劉昱逮了不是。寢宮門口的侍衛害怕無端被殺,都遠遠的躲著,也擔心被皇帝尋了晦氣。整個仁壽殿裡外周邊的安全保衛措施形同虛設,混亂不堪,一塌糊塗,“內外莫相禁攝”(見《資治通鑑》)。

  最關鍵的是,劉昱今天晚上喝得不少,警覺意識和反抗能力都很差。

  這時,楊玉夫與楊萬年、陳奉伯等人輕鬆地潛入仁壽殿,“見昱醉熟無所知,乃與萬年同入氈幄內,以昱防身刀斬之”(見《宋書》)。

  殺人者,人恆殺之!

  劉昱,這位殺人不眨眼、視生命如草芥、頂尖兇殘暴戾、極度荒淫無恥的皇帝,最終喪命於當年“七夕”,年僅十五歲,首級也於當夜傳給蕭道成。

  沈勃被殺前,曾“手搏帝耳,唾罵之曰:汝罪逾桀、紂,屠戮無日”(見《資治通鑑》),僅過了十四天,劉昱就被別人殺死,真是天理昭彰,報應不爽。劉昱死後,王太后令曰:“昱窮兇極暴,自取灰滅,……可特追封蒼梧郡王”(見《宋書》)。值得一提的是,劉昱那把防身刀名為“千牛刀”,“千牛”諧音“牽牛”。七夕之夜,劉昱想代替“牽牛”與“織女”相會,不料卻死在了自己的“千牛刀”下,令人捧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