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敢公開給武皇寫情詩的大詩人

  所以儘管已經超齡,宋之問還是要試一試。怎麼試呢?

  詩人當然是寫詩了,所以他就寫了一首詩,叫做《明河》:

  “八月涼風天氣清,萬里無雲河漢明。昏見南樓清且淺,曉落西山縱復橫。洛陽城闕天中起,長河夜夜千門裡。複道連甍共蔽虧,畫堂瓊戶特相宜。雲母帳前初氾濫,水晶簾外轉逶迤。倬彼昭回如練白,復出東城接南陌。南陌徵人去不歸,誰家今夜搗寒衣?鴛鴦機上疏螢度,烏鵲橋邊一雁飛。雁飛螢度愁難歇,坐見明河漸微沒。已能舒捲任浮雲,不惜光輝讓流月。明河可望不可親,願得乘槎一問津。更將織女支機石,還訪成都賣卜人。”

  這首詩藝術價值極高,將天上人間的寂寞離愁寫得憂怨婉轉,想象瑰麗。

  從詩的表面來看,是看不出什麼來的,也許“明河可望不可親”說的正是宮闈寂寞的女皇帝,而“願得乘槎一問津”則是表白他自己了。而詩的最後兩句“更將織女織機石,還訪成都賣卜人。”講的則是一個故事。

  傳說有一個古人乘槎經過一條河流,看見一女子在織錦,就問她這裡是什麼地方。那個女子沒有直接回答,卻指著身邊的一塊石頭說:“你把它帶回成都,去找一個叫嚴君平的人,他會告訴你一切的。”

  後來,這個人果然到成都找到了嚴君平。嚴君平說:“這塊石頭叫支磯石,是天上的織女用來墊織布機的,今年八月份有一天我夜觀天相,發現有個客星犯於鬥、牛之間,原來是你到了那裡呀。”

  當然這只是個傳奇,宋之問卻寫進了詩裡,從文學藝術的角度說,那是從人間寫到了天上,可是他自己是希望留在那個織女身邊呢,還是也想拿塊仙石,去成都算算有沒有好運呢?當然,儘管有這些朦朧的暗示,武則天仍然沒有接納他,據說是嫌他有口臭。據說,因此他用香料來刷牙,一天要刷幾十次。可是他究竟沒有得到女皇的垂幸。

  有人說,歷史上不可能有此事,這不過是好事者搞的花邊新聞而已。唐人記載此事,是說宋之問“求為北門學士”時武則天說了這番話。北門學士是武則天的參謀班底,並不涉及求愛的事。可是,如果僅僅是求為參謀,有學問就夠了,女皇帝還管人家嘴裡氣味幹啥?而且探知口味,必須有過近距離接觸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