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晚唐盜賊:打劫之前要先吃人肉

  當然,這則故事的核心是盜賊吃人。它在不經意間透露出晚唐局勢的動盪。在黃巢之亂開始前,各地不時爆發的饑荒已像瘟疫一樣漸漸蔓延開了,並出現了吃人的現象。在本故事中,盜賊在開工前吃人,可以被認為是當時吃人大背景下的一個變異。在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農民起義是清朝末年的太平天國戰爭;但最殘酷的一次則是唐朝末年的黃巢之亂。黃巢年輕時熱心於功名,曾多次赴長安、洛陽趕考,但均不成功。換一般人也就忍了,回家該幹什麼幹什麼去了。但黃巢不行。黃巢身為鹽販,相當於在今天倒騰毒品,是冒著殺頭危險的,這種職業的特殊養就了黃巢性格里的殘忍、冒險和亡命的一面。後來,他寫了首著名的充滿怒怨的詩:《不第後賦菊》:“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唐僖宗乾符二年(875年)夏,各地瘟疫失控,饑荒遍地,河南和兩淮間都爆發了大規模的以人為食的現象。黃巢這個前落魄書生、鹽貨走私販,也終於在這一年起兵造了大唐王朝的反,率部掃蕩中原,又橫渡長江,長途奔襲攻入廣州,然後北折,取洛陽,陷長安。黃巢一路順暢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他的一個佈告:“我一路進攻,只為到長安找唐天子算賬(為什麼當初科舉考試沒錄取我),跟你們各州縣沒關係,你們不要攔我哦!”

  唐僖宗廣明元年(880年),大唐首都長安被黃巢陷落,僖宗皇帝逃向成都。黃巢入長安的儀式盛況空前,聲震百里。進長安後,他的第一件事就是將所有李姓皇族誅滅,隨後於轉年初即皇帝位。這就是傳說中的報復吧。他取國號為齊。但這一切如曇花開放般短暫。在兩梟雄朱溫和李克用的夾擊下,黃巢很快就退出長安,在此之前對這座“官民勾結”的城市進行了一次大掃蕩,平民死傷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