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天使”咋成了說媒的?

  “天使”咋成了說媒的?

  至於婚前禮,包括兩大內容,即“納采”和“大徵”。“納采”的時候,皇后在家等著,皇帝挑個黃道吉日,然後舉行“納采禮”。“納采禮”就是皇帝欽定了具體的納采使節到皇后家。納采使也不是隨便就能當的,重要的親王、大臣先給皇帝提供個候選名單,皇帝再圈定誰作為納采使。“納采使”也有副的,叫“納采副使”。有些傳媒上說什麼“納采正天使”、“納采副天使”,皇帝的媒人怎麼一下子變成“天使”了?

  “納采使”要先到太和殿前接受“使持節”,拿著這個節代表皇帝行使權利。大家知道現在駐外的一些官員叫“使節”,實際上是“使持節”的簡稱。

  老百姓訂婚的時候,也會給女方家帶一點薄禮。皇帝結婚也要走一下形式,要送禮物。

  清代是一個騎射民族,他時刻不忘本民族的騎射風尚,所以他送的有馬,還會有盔甲、布匹和錢。再早的時候,還要送大雁,就是那種鴻鳥。取義大雁知時節,天冷了往南,天熱了就往北。預示女孩要懂得禮節,要知道該做什麼不做什麼。

  儀式之後,也就是媒人說完媒之後,孃家還要答謝一下媒人,一是請他吃飯,二是給他一點禮物。但是皇帝是至高無上的。他也辦納采宴,不是皇后孃家人去請皇宮裡的人,而是皇帝命人在皇后家備好酒席,是皇家來組織納采宴,答謝皇后的父親。等於說他們這樣一個家庭,給大清王朝養育了一個這麼好的女兒,皇帝在老岳父家請客和民間的習俗是相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