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閻婆惜乃宋江之二奶

  第一個證據是《三朝北盟會編》,這部書是宋朝人徐夢莘寫的,第一百四十一卷就提到宣和三年四月,童貫率軍鎮壓方臘起義,手下大將有哪些呢?有劉延慶、劉光世、辛企宗,排在第四位的就是宋公明大哥,可見宋哥哥是位主要戰將。徐夢莘不是宋江的親戚,也不是宋江的粉絲,他完全沒必要無中生有將宋江的名字安插進去。

  確實參與鎮壓方臘起義還有一證據,也是宋朝人寫的史書《續資治通鑑長篇紀事本末》,這裡面提到了具體如何攻打方臘的大本營——幫源洞的戰役,其中就提到一個細節,宋江和另外兩名將領趙明、趙許,帶領所部埋伏在幫源洞的後面,負責攻險的作戰任務,這回連宋江所率部隊的方位都確定了,郭富城在《寒戰》裡面說:事實永遠是最細膩的。

  那麼,這個細膩的事實,證明了宋江確實參與了對方臘總部進攻的作戰行動,而且角色比較重要。據《三朝北盟會編》記錄,老宋表現很積極,一路殺進方臘總指揮部,活捉方臘義軍的主要骨幹成員,“擒其偽將相,送闕下”,這個史實為阮小七穿方臘龍袍,武松單臂擒方臘或魯智深生擒方臘這些故事提供了合理的想象空間。

  還有一個利於宋江的證據,也是宋朝人寫的《皇宋十朝綱要》,也提到宋江“破賊上苑洞”。當然,這裡就有兩個糾結。一是時間問題,有紀錄說宋江是宣和三年受招安在後,方臘被擊破在前,兩者矛盾,還是那句話:“事實永遠是最細膩的”,既然三部史書都記錄宋江參與鎮壓方臘起義,那麼在事實肯定的基礎上,就是時間記錄有問題,這個糾結沒必要。

  第二是誰抓到方臘的問題。《宋史》說名將韓世忠隻身入虎穴,生擒方臘,根本沒武松和魯智深什麼事。這個糾結不好解決,是不是魯智深和韓世忠這兩條好漢,在幫源洞口為爭功勞打起來了?這又給戲說一個充裕的空間。宋江確實參與了鎮壓方臘的戰爭,是不是他抓的方臘不重要,重在參與,歷史何嘗不是這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