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聞詩銘志的關盼盼

  “自從張公離世,我並非沒想到一死相隨,只是恐怕若干年之後,人們議論我丈夫重色,竟讓愛妾殉身,豈不是玷汙了他的清名,這才含恨偷生至今!”

  說完就放聲大哭,然後強忍著悲痛,依白居易的詩韻和了一首七言絕句:

  自守空樓斂恨眉,形同春後牡丹枝。

  舍人不會人深意,訝道泉臺不相隨。

  在張仲素離開以後,關盼盼就開始絕食,十天之後,終於香消玉殞。

  在後世,明代一個名叫陳彥之的人據此寫了一首詩說:“僕射新阡狐兔遊,美人猶在水邊樓。樂天才思如春雨,斷送殘花一夜休。”直接把逼死關盼盼的罪名加在白居易的頭上。這個故事就慢慢地流傳開來。

  再來看盼盼的這首詩,詩中稱白居易為“舍人”。按照宋明筆記的說法,這首詩應該寫於元和十年,但是白居易擔任中書舍人是在長慶元年(821年),也就是說在寫這首詩的六年之後。如果這真是關盼盼的作品,她又怎會知道白居易在五六年之後會做中書舍人呢?可見,這是後人的編造之作。當然了,這也是我個人分析過後的看法,大家也可以不用在意。

  性情貞烈的關盼盼在十天後絕食身亡。一個出身風塵的女子,本來就無法以忠誠貞潔來要求她,就算良家婦女為亡夫守節,也只是個人選擇,或取決於夫妻感情。

  像關盼盼這樣痴情重義的,只能說是張愔的福分,遇上一個知恩圖報情深意切的女子。注意,關盼盼守了十年,而不是一年半載地擺擺姿勢,沽名釣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