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幾乎被世人所遺忘的兵家聖典:《司馬法》

  第二:《天子之義》篇,綜論軍事教育的各種法則。

  開篇即提出,凡賢明的君主,不使用未經軍事教育的士卒作戰。軍事教育的內容主要有:貴賤等級觀念;人倫道德規範;認識朝廷禮法與軍中禮法的區別;樹立不誇功、不爭功的思想;以服從軍令為核心的賞罰原則。

  第三:《定爵》篇,統論為進行戰爭而作的政治、思想、物資、軍事和利用自然條件等各種準備以及陣法運用的原則等。

  從政治準備上說,有確定軍中的爵位,制定賞罰措施,頒佈治軍原則與教令,徵求各方意見,根據人心動向制定作戰方略。人才、法紀、宣傳、技巧、火攻、水戰、兵器是軍中七政,要努力搞好,充分發揮它們的作用。榮譽、利祿、恥辱、刑罰是軍中的四種法紀,要將士嚴格遵守。……

  第四:《嚴位》篇,論述陣法的構成及如何利用各種陣式作戰。

  開篇提出對軍陣作戰的總要求:士卒在陣中的位置不可變更;陣中軍政要森嚴,整體力量要輕銳敏捷,士氣要深靜,意志要統一。

  第五,《用眾》篇,主要論述臨陣待敵、用眾用寡、避實擊虛的戰略、策略原則等。

  開篇以兵力的眾、寡作為一對矛盾概念,提出用眾、用寡的策略原則:用眾要求部隊嚴整不亂,適於正規作戰,適於進攻,適於包圍敵人或者分批輪番攻擊;用寡要求陣營鞏固,適於能進能退,適於虛張聲勢迷惑敵人,適於出奇制勝。如果敵人佔了有利地形,則佯裝卷旗敗退以誘敵,尋機反擊。如果敵眾我寡,則察明情況,準備在被包圍下作戰。如果敵兵也少,就先退讓,然後乘隙消滅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