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北周的大義公主的悲劇

  夫妻同心,突厥於公元582年正式與隋朝宣戰。英勇善戰的突厥軍隊勢如破竹,眼看著離長安城越來越近,勝利似乎也越來越近了。面對突厥大軍,楊堅用離間計挑動突厥各部,最終令沙缽略可汗的政治聯盟土崩瓦解,甚至陷入了腹背受敵的危險境地。

  雖然千金公主此時還不到20歲,可她自幼博覽群書,又見慣了宮廷內部的明爭暗鬥,自然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丈夫面對的是怎樣的絕境。為了幫丈夫儘早脫離險境,千金公主只好委曲求全,暫時將國仇家恨放在一邊。

  沙缽略派人到隋朝進貢,以示修好;千金公主上書隋文帝,說自己雖然是大周的公主,卻敬佩楊堅的聖明,希望能把自己的姓氏“宇文”改為“楊”,還請求楊堅能像對待自己的親生女兒一樣對待自己。

  隋文帝其實也被和突厥的戰爭搞得焦頭爛額,見突厥可汗示好,於是順水推舟同意和好,還答應了千金公主的請求,賜其楊姓,並封號大義公主,希望她深明大義,為隋和突厥安定做出貢獻。

  沙缽略夫婦的這一舉動,不僅使突厥與隋朝化干戈為玉帛,還因千金公主是前大周公主的身份,緩解了大周遺臣與隋朝朝廷的對立。看來楊堅是這件事的最大贏家。

  要命的詩

  國破家亡,多次改嫁還不足以構成大義公主的悲劇,愛情給了她最後的沉重一擊。

  當大義公主平安回到大漠後,她想明白了一個問題——就算突厥滅了隋朝,那天下也是突厥的,她的復國夢想也還是個夢想。所以要想復國,就必須找到北周宇文家族的後人才行。

  於是大義公主派人四處暗訪,兩年後終於在一個窮僻之處找到了一位倖存的北周皇族的王子。為了實現復國夢,大義公主暗中在沙漠裡建立了一個秘密基地,組織了一支精銳部隊,只待有一天能夠攻入中原,滅了楊堅!

  可就在大義公主的計劃逐步展開的時候,她的丈夫沙缽略可汗突然病死了。按照當時突厥風俗,大義公主轉嫁給繼位的葉護可汗。可沒多久,葉護可汗也去世了,大義公主又轉嫁給繼位的都藍可汗,連著已三嫁。

  公元588年,隋朝大軍攻下週陳,統一了南方。為了表示對突厥及大義公主的恩寵,楊堅將從南陳繳獲的一面華美的屏風賜給大義公主。在塞外生活多年的大義公主,見到如此華麗的中原之物,心頭不禁五味雜陳,頗有文采的她在屏風上題了一首詩:

  盛衰等朝露,世道若浮萍。榮華實難守,池臺終自平。

  富貴今何在?空事寫丹青。杯酒恆無樂,絃歌詎有聲。

  餘本皇家子,漂流入虜廷。一朝睹成敗,懷抱忽縱橫。

  古來共如此,非我獨申名。惟有《明君曲》,偏傷遠嫁情。

  也許在常人看來,這是一首抒情詩,可在政治神經極其敏感的楊堅看來可沒那麼簡單。尤其是那句“餘本皇家子,漂流入虜廷”,這虜廷指的是誰?是突厥還是隋朝?大義公主竟然敢把隋朝說成“虜廷”,這說明大義公主的心裡還是裝著國仇家恨的!楊堅決心除掉這個可能挑動突厥與隋朝戰爭的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