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英國王室與納粹之間的牽連

  洗刷汙點靠行動

  有賴於愛德華八世的所作所為,英國王室在戰前的威信幾乎已經跌入谷底,所幸,他的親弟弟、繼任者喬治六世,在二戰中依靠自身和家人身先士卒的表現,為王室挽回了不少面子。

  與生性風流的哥哥不同,喬治六世是一位內向到口吃的人,但為了在戰前發表一份鼓舞人心的演講,這位國王以驚人的毅力戰勝了自己的病症。2010年,這段事蹟曾被翻拍為影片《國王的演講》,對於英國當時所面臨形勢不甚瞭解的中國人來說,影片大概只是一個口吃症患者的治療歷程。然而,在瞭解了英國王室與德國的淵源之後,你會明白國王用磕磕巴巴的語調發表的那篇演講是多麼重要——這是王室在向整個大英帝國的民眾們宣告,他們已經跟不學好的德國親戚一刀兩斷了。

  在德國對英國狂轟濫炸的那段歲月中,喬治六世動用其政治影響力全力支持主戰的丘吉爾擔任首相。不僅如此,喬治六世還豁出命去搞這種“政治秀”。在著名的倫敦轟炸中,國王總是在第一時間趕到受災現場,以至於當時倫敦流傳了一句玩笑,說全英國對德國飛機投下炸彈最敏感的只有兩種人——消防隊和國王陛下。

  不僅是國王本人,喬治六世的家人在二戰中的表現也可圈可點。面對德國登陸英倫的威脅,曾經有人建議王室應該舉家遷到加拿大避難,或者至少應該將兩位年幼的公主送去,以保證皇家不至於絕嗣。這項提議遭到了伊麗莎白王后的嚴詞回絕:“孩子們不能在沒有我的情況下離開,我不能在沒有國王的情況下離開,而國王不能在任何情況下離開他的國家。”非但如此,後來成為女王的伊麗莎白公主還參加了空軍的地勤團,成為了伊麗莎白·溫莎二等中尉,親身參與了這場戰爭。

  英王全家在整個二戰中,冒著被轟炸的風險依舊居住在白金漢宮中,1940年9月,幾枚炸彈擊中白金漢宮,摧毀了宮殿的圍牆。在空襲過後,人們看到王后從滿是廢墟的宮殿走出,對在場的人開玩笑說:“我很慶幸遭到了轟炸,因為轟炸使我能夠面對面地與受轟炸最嚴重的東區人民接觸了。”

  正是依靠著國王和其家人們在二戰中的表現,英國王室重新贏回了民眾的信任。1945年,當戰爭宣告結束時,無數民眾蜂擁至白金漢宮前,高喊著“我們需要國王!”直到今天,英國王室在二戰中的表現,依然被認為是其在國民心目中的加分項。雖然有著與德國剪不斷理還亂的血緣關係,更有著愛德華八世與希特勒說不清道不明的黑歷史,但英國王室還是依靠自身的勇氣和對國家的責任感挺過了這一劫。這個古老的王室能歷經風雨延續至今,看來也真不是白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