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背叛楊靖宇將軍的叛徒在解放後當官!

  在中共及全國人民不懈努力,國共雙方在東北地區達成停戰的協議,並將於1946年6月6日正式生效。然而,在協議生效後,程斌仍指揮1700多人進攻我軍佔領的法庫縣。

  為調查這一破壞停戰協議的舉動,北平軍調部“三人調查小組”派人到法庫進行實地調查。此時程斌設置了重重障礙,以士兵偽裝成老百姓,並收買外國傳教士作偽證,稱其是在6月6日前佔領法庫。

  更惡劣的是,程斌受國民黨東北當局密令,派了一百多位士兵身著八路軍軍裝,襲擊調查組成員,並嫁禍給八路軍。

  讓程斌萬萬沒想到的是,我軍在東北地區迅速壯大。到1948年初,解放軍已經開始大規模戰略反攻。當年11月,瀋陽解放,程斌認為國民黨已經大勢已去,撈了一筆錢後帶著妻兒老小逃到北平,過起了隱姓埋名的生活。

  不過形勢發展太快,程斌在北平還沒坐穩,四野大軍即揮師入關,將北平圍得水洩不通。此時已是喪家之犬的程斌惶恐不安。一邊躲在家中觀察形勢,一邊與長沙警備司令部的老友聯繫,試圖坐飛機去長沙。

  但不久之後,北平便宣告和平解放,解放軍進城接管了各個機構,程斌未能逃脫。為了自己的罪惡歷史不被暴露,程斌再次施展投機技能。他假裝進步,化名陳子平,參加解放軍,被分配到華北軍區後勤軍械處工作。由於有文化,又有領導經驗,不久就當上了副科長。

  正當程斌為騙過解放軍的審查而自鳴得意時,發生了一件讓他非常意外的事。1951年春天,“鎮反”運動開始,原先潛伏在城市中的敵特分子難以繼續生存,四處逃竄,企圖躲避審查。

  一天,北京突然下起一場暴雨。正在趕路的程斌來到前門洞裡躲雨,意外碰到了一個老熟人劉其昌。這兩人一個是隱瞞身份混入解放軍的叛徒,一個是潛伏下來的敵特分子。兩人四目相對認出了彼此,兩顆心臟都不由得驚了一下。

  劉其昌為何會突然現身北平呢?

  很多文章說劉其昌曾是程斌的警衛,但根據某查詢到的檔案顯示,劉其昌在1935年就已經為日偽軍效力,而那時程斌剛剛當上抗聯師長。後來程斌叛變,兩人在不同的大隊工作。

  能查到的兩人的交集是,程斌調任熱河擔任大隊長時,劉其昌也是該地區的幾個大隊長之一。劉其昌在後來的供述中用“至友”來形容兩人關係,可見兩人還是很鐵的。

  日軍投降以後,劉其昌在承德加入軍統當了特務。解放後由於級別不夠,自然被留下來擔任潛伏任務。那一天,他去北京活動恰好在門洞躲雨時遇到了程斌。也正是這場大雨,讓程斌的身份被識破。

  有的文章說,兩人相遇後互相舉報導致雙雙被捕,這似乎有些低估兩人的智商。因為很明顯,在當時的環境,任何一方出事都會為了爭取立功而供出另一方,舉報對方無疑給自己埋了顆定時炸彈。

  檔案顯示,劉其昌是在“鎮反”運動中被捕,為了保命才供出程斌,並且知道其詳細住址。

  可以推測:劉其昌受過專業特務訓練,當時又處於山窮水盡的狀態,遇到老熟人必然極力拉攏。而程斌也是個首鼠兩端的人,心中估計還在期盼“反攻大陸”,遇到劉其昌使他以為會多一條退路。

  叛徒的下場

  於是兩人沆瀣一氣,劉其昌取得了程斌的信任,可能還到過其住處活動。因此,在劉被捕後供述稱“程匪不在牌坊衚衕,即在牌樓衚衕”。1951年4月28日,公安人員在東單牌樓衚衕11號將程斌抓捕。

  隨後程斌被押往熱河審判,因為程斌在這裡犯下滔天罪行。最終在1951年5月12日,程斌被判處死刑並於當天執行。

  分析程斌叛變的原因有兩點:一個是生存環境變得惡劣;另一個是親人被抓受到威脅。但歸根結底都是一點——信念脆弱,意志動搖。堅持的理由只有一個,而放棄的理由可以有一萬個。無數參加革命的先烈都被敵人弄得家破人亡,但他們並沒有放棄,堅持為了心中的祖國奮勇向前,這才是革命者最偉大的地方。

  程斌做不了這樣偉大的人,但完全可以選擇苟且偷生,沒有必要賣力地為日本人工作。然而他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選擇恩將仇報,將對自己有知遇之恩的楊靖宇將軍逼入險境。

  這樣的叛國賊,註定會永遠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