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中外歷史上“動物助戰”的趣事

  20世紀70年代初,美國海軍組成了一支海豚特遣分隊,在越南海灣進行秘密軍事行動。在馴獸人員的指揮下,海豚在指定海域進行水下搜索工作,一旦發現武裝的水下人員,海豚就立即向馴獸員發出信號。這種寬吻海豚的吻部綁上刀子,吻突上還裝上一個帶有注射針和麻醉液的瓶子。當海豚發現水下間諜時,就拼命游過去,用刀和針進攻,使對方暈迷,再將他推到水面上。

  1973年,美國海軍一頭代號為“間諜”的海豚,潛游到前蘇聯的一個海港內,把一臺微型探測儀吸附在前蘇聯的核潛艇底部。幾個星期後,海豚又把這個儀表收回來,成功地探測到有關潛艇燃料方面的情報。

  “鯨兵”不辭而別

  冷戰時期,美國海軍成功馴化了一批鯨魚,讓它們專門執行水下危險任務,如搜尋和回收各種試驗發射的魚雷、導彈、失落的儀器裝備以及跟蹤潛艇。這些軍用鯨魚在淺海和深海區均能來去自如,其速度不亞於輕型快艇,曾出色地完成了許多艱鉅的任務。火山文學

  正當美海軍為此沾沾自喜的時候,一頭“功勳卓著”的鯨魚在一次演習中,帶著身上價值50多萬美元的儀器裝置突然“不辭而別”。專家們研究後認為,超負荷的演習是這頭鯨魚“開小差”的主要原因。不過,這一事件並沒有影響到美海軍“軍用鯨魚計劃”的實施。

  忠於職守的“鵝兵”

  這個故事發生在1985年聯邦德國法蘭克福的一個美軍基地。當時,駐守於此的美國陸軍第32防空指揮部的軍械庫連續發生了兩次手槍被盜事件。正當基地司令官維託?丁?雨果一籌莫展時,他偶爾從電視中看到一則有關英國著名的瓦蘭登威士忌酒公司的新聞,說是該公司為防竊想建一支警犬隊伍,但既費時又費錢,便餵養了近百隻從中國引進的獅頭鵝當“警衛”,此後再沒有發生過失竊事件。

  雨果派人進行考察後,便決定效仿這家公司的做法,建立了一支由5只“鵝兵”組成的“警衛部隊”,與執勤士兵共同擔負起守衛倉庫的任務。結果,軍械庫再也沒有發生過任何失竊事件。於是,雨果決定把“鵝兵”隊伍擴大到18只,並推廣到整個基地,讓它們同士兵一起執行巡邏警衛任務,保護基地的通訊設施和防空大炮。“鵝兵”忠於職守,性格強悍,看見陌生人便緊追不放,可以說是理想的“警衛”。

  當然了,肯定還有更多動物助戰的趣事,大家可以愈發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