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0章 二狗沒了

  鄉親們對蘇葉和李大壯充滿了感激,他們經常在田間地頭、街頭巷尾談論這對年輕夫婦的善舉,言語間充滿了敬佩和讚美。

  一天,蘇葉和李大壯在村口偶遇一位前來旅遊的中年男子。男子看到他們,驚訝地走上前來:「你們就是蘇葉和李大壯吧?我在網上看到你們的故事,真的很佩服你們能放棄城市的繁華,回來幫助鄉親們脫貧致富。我想,這才是真正的英雄。」

  蘇葉和李大壯相視一笑,謙虛地回應:「我們只是做了應該做的事情。看到鄉親們的生活越來越好,我們就覺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男子感慨地點點頭:「你們的事蹟讓我深受觸動。如果每個有能力的人都能像你們一樣,回饋社會,幫助他人,這個世界一定會變得更好。」

  他們的對話引來周圍村民和遊客的圍觀,大家紛紛豎起大拇指,對蘇葉和李大壯的善舉表示敬佩和讚賞。這一幕,恰似一幅和諧美好的鄉村畫卷,讓人感受到人間的溫暖與希望。

  然而,就在一切看似步入正軌之際,一場突如其來的自然災害打破了村莊的寧靜。山洪暴發,沖毀了部分農田和房屋,給鄉親們的生產生活帶來嚴重衝擊。

  面對災難,蘇葉和李大壯再次挺身而出,他們迅速組織救援隊伍,帶領鄉親們展開自救,並積極聯絡政府部門和社會各界尋求援助。在他們的努力下,災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受損的農田和房屋得以重建,受災的鄉親們得到了妥善安置。

  經歷這場災難,鄉親們對蘇葉和李大壯的敬仰之情更深。他們感嘆:「如果不是蘇葉和李大壯,我們真不知道該怎麼辦。他們就像我們的主心骨,總是在關鍵時刻站出來,帶領我們度過難關。」

  金秋十月,秋高氣爽,村子裡洋溢著豐收的喜悅。這天,更是姥姥八十大壽的日子,蘇葉和李大壯早早便開始忙碌起來,為這場全村矚目的壽宴做足準備。

  清晨,蘇葉換上一襲精緻的旗袍,烏黑的長髮盤成典雅的髮髻,顯得溫婉端莊。李大壯則身著筆挺的中山裝,眉眼間洋溢著自信與喜悅。兩人攜手來到姥姥家,只見院內張燈結綵,喜慶的紅燈籠高高掛起,壽字剪紙貼滿門窗,一派熱鬧祥和的氣氛。

  「姥姥,我們來給您祝壽啦!」蘇葉笑盈盈地牽著姥姥的手,送上精心挑選的翡翠手鐲作為壽禮。姥姥撫摸著手鐲,皺紋滿布的臉龐綻放出滿足的笑容:「好孩子,有你們在身邊,姥姥這日子過得比蜜甜。」

  此時,各路親朋好友陸續抵達,歡聲笑語迴盪在小院內。然而,角落裡,幾位年輕一輩的親戚卻面色陰沉,低聲交談著。其中,王二狗的兒子王小虎尤為顯眼,他斜睨著蘇葉和李大壯,眼神中滿是嫉妒與挑釁。

  午宴開始,豐盛的菜餚擺滿了長桌,姥姥坐在主位,蘇葉和李大壯分別陪在左右。席間,眾人舉杯共祝姥姥福如東海,壽比南山。李大壯起身

  ,舉杯向姥姥深深一躬:「姥姥,您一生辛勞,如今兒孫滿堂,是我們晚輩學習的楷模。今天,我要代表全體晚輩,為您獻上一首詩,表達我們對您的敬愛之情。」

  李大壯嗓音渾厚,深情朗誦:「歲月如歌慈母恩,八十華誕春常在。稻穀金黃鋪大地,子孫繞膝樂無邊。您是那把智慧的鑰匙,開啟我們人生的航程;您是那盞明燈,照亮我們前行的道路。願您福壽安康,幸福永伴!」

  詩畢,全場響起熱烈的掌聲,姥姥更是感動得熱淚盈眶。然而,王小虎卻在此刻陰陽怪氣地開口:「大壯哥真是才華橫溢,不過這詩裡怎麼只提稻穀,不提您家的農家樂和好車呢?是不是怕我們這些窮親戚眼紅啊?」

  此言一出,氣氛陡然緊張。蘇葉瞥了王小虎一眼,不動聲色地回答:「小虎,詩詞講究意境,稻穀象徵著豐收與希望,正是對姥姥一生辛勤耕耘的讚美。至於農家樂和車子,不過是生活中的附屬品,怎能與姥姥的壽辰相比?」

  王小虎被蘇葉反駁得啞口無言,臉上一陣紅一陣白。

  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