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啊Q 作品

第183章 新年新氣象

 終於過年了,金家無比熱鬧。 

 倒不是家裡人變多了,人甚至比去年還少,桑姑還在鐵山城呢。但拜年的人很多,金樂以前真不知道金家在南門鎮竟然有這麼多親戚。 

 從三十晚上開始,拜年的人就絡繹不絕。 

 有親戚,有朋友。 

 能讓金樂記住的不多,百人團算一個,他們不是集體來拜年,而是三五成群約好,一起過來。 

 初一來的是百人團中的胡家、周家和盛家,算是百人團的老派大佬。江大戶帶著幾個做碼頭貿易的商人初二過來,他們這股貿易集團,算是南門鎮新興的勢力。隨著鐵路、港口相繼開通,南門鎮的貿易量節節攀升,這裡隱隱有壓過東門鎮成為城外貿易中心的勢頭。 

 初三來的是茶館的林香茗、酒樓的常百味等做街坊生意,跟金家比較熟的群體。之後就是些胡屠戶之類有接觸,但不多的群體。 

 這些人來拜年,可不是單純的拜年,一個個都是來套話的,都有政治目的,這是一群從商人角色向政治角色轉換的群體,可惜轉換的不徹底,因為他們始終脫離不了商業。 

 金樂在金家的大客廳會見他們,他們中的很多人的祖輩曾經就在這個客廳,跟金老太爺會面,時光彷彿倒流了一般。 

 有些人跟金樂討論銀光城的情況,這些是有跟腳,做銀光城壟斷貿易的,比如壟斷城裡農場供應的香料和茶葉的常家、林家。有些對鐵路、港口感興趣的,這些不是做貿易生意,就是做出口生意的,運輸關乎他們的產品銷路。又探聽金樂對農場的態度的,這些人主要是胡家代表的絲綢勢力。最多的人還是關心新街修建的問題。 

 金樂也正式表態,他這次要建的不是兩條街,而是四條街,這直接就把許恆達這樣的地產勢力嚇個半死。許恆達於是又來拜了第二次年,苦著臉走的。金樂不可能為了老許家不暴雷,就放棄城鎮化。 

 之前兩條街他覺得還是保守了,王家都能一口氣買下四條街,金樂自然也可以。王家一旦進來,花四百萬買的土地不可能撂荒,肯定要建設,將來不管是做什麼用,都算是一種投資,肯定又能解決一部分就業,有就業就有對住房的需求。 

 因為窩棚區實在不是住人的地方,最近已經開始凍死人了,哪怕一天供應兩碗熱粥,有些老人還是沒能挺過寒冬。但比往年少了很多,黃強說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人死於年關,而現在還不到百人,除掉那些自然死亡的,恐怕真正死於飢寒的並不多。 

 如果能解決窩棚區住戶的住房問題,死人會更少。所以金樂有個想法,搞廉租房,而且是真正不會租給富人的那種廉租房。剛好他有400萬活動資金,投入地產這種穩定的行業,不求高回報,追求穩定,長期收益很合適,還能解決低收入群體的住房問題,一舉多得。 

 這些工作全都交給了黃元,這傢伙很敬業,年前才回家,初三就回到南門鎮,頗有一種商人重利輕別離的意思。 

 金樂指著自己畫的南門鎮草圖給黃元畫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