鸚鵡老爸 作品

第2章 貝貝偶的帝休項墜

 大約46億年前一個旋轉的氣體和巨型星際塵埃雲坍縮後,中心區域的質量逐漸增大,最終形成了太陽。而在太陽周圍,由於天體之間的碰撞作用,形成了行星、衛星和其他天體。這就是科學家所說的"星雲碰撞學"

 另一種"分裂學說"認為,太陽系的形成是由於一個巨大的恆星在經歷了一次不穩定的爆發後,將自己的物質噴射到周圍空間中,並形成了太陽系中的行星和其他天體。

 "球球"公主什麼都知道,以後問問她就能知道真實情況了。

 太陽系位於距銀河系中心大約2.4到2.7萬光年的位置(銀河系的恆星數量約在1000億到4000億之間,太陽只是其中之一)。太陽以220千米/秒的速度繞銀河中心運動,大約2.5億年繞行一週。太陽系包括太陽、8個行星(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地球、海王星、天王星)、近500個衛星和至少120萬個小行星。

 太陽系內大部分的質量都集中於太陽,餘下的天體中,質量最大的是木星。八大行星逆時針圍繞太陽公轉。此外還有較小的天體位於木星與火星之間的小行星帶。

 距離"鳳凰星座"58億光年的地方,有一顆太陽系的行星—"地球"。地球是一顆蔚藍色的行星,距離太陽的第三顆行星,地球表面大約 29.2% 是由大陸和島嶼組成的陸地。剩餘的 70.8% 被水覆蓋。地球的大氣主要由氮和氧組成。地球繞太陽公轉一週大約需要 365.25天,地球的自轉軸相對於其軌道平面傾斜,從而在地球上產生季節。

 週五下午五點半,在地球東經103度和北緯30.5度的地方,一個穿著粉色裙子5歲的小女孩,身材勻稱,不胖不瘦,微帶小麥色的皮膚看起來很健康,烏黑頭髮梳成一條馬尾辮,紅潤的鴨蛋臉,黑黑的大眼睛在東張西望。向老師揮手說"再見"後,和揹著的書包一起奔奔跳跳地回家了。小女孩叫"貝貝",一個喜歡昆蟲和畫畫的小丫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