鸚鵡老爸 作品

第63章 史前一萬年東亞文明

 “這應該是滾動法吧!” 紅孩兒說道。

 “答對,一百分。”機器人小聰說。

 這時候換了幾個人過來,手裡拿著像成人手臂一樣寬,前頭成錐狀的工具對著石英岩石的裂縫開始砸擊,每半小時左右就換幾個人,一直過了兩個多小時,一塊塊大小不一的石英岩石被砸開了,將石英岩石堆放在一邊,幾個人就去吃晚飯、休息了。

 “他們應該是採用砸擊法吧!”貝貝不確定地說。

 “正確,一百分。”

 第二天一早,幾個人吃完早飯,來到了昨天砸開的一堆石英岩石前,開始工作,幾個人對著大塊狀石英岩石繼續砸擊。另外幾個人拿著堅硬的石頭對著小塊狀石英岩石進行摩擦。

 “這應該是摩擦法,要摩出弓箭箭頭、長矛矛頭等狀吧!”小慧說道。

 “正確,一百分。”機器人小聰說。

 就這樣磨啊!磨啊!一個月把那塊巨大石英岩石磨成了幾十個弓箭箭頭和石矛矛頭。

 幾個人把做出來的箭頭和矛頭交給負責人檢查後,拿到了一個竹片類的東西,估計是確認憑據吧!

 另外一些人把這些箭頭和矛頭搬入一個洞穴,應該是類似倉庫的作用吧!

 時光飛船飛入洞穴,裡面較大,堆滿了尖狀器、刮削器、扇形石核石器、斧形小石刀和石鏃等。

 “這就是舊石器時代晚期的東亞地區有代表性的山西峙峪文化。”機器人小聰說道。

 時光飛船又開始起飛剎那間來到了一個不同的地方。

 “這裡是中國河北省武安市磁山村,我們將要參觀磁山文化。”

 只見一群人,每兩人挑著一筐從外面挖來的泥土,來到一個簡易的茅草屋內放下。

 兩個人把筐內的泥土倒入一個石槽中進行泥土搗碎,然後在一個有很多細小洞的工具中進行篩選。刷出的一些雜質和顆粒較大碎片,被扔在了一邊。

 這些經過搗碎和篩選的泥土,被運送到一個洞穴中集中存放。

 這時候幾個年齡較大的老工匠用一個石頭盆裝了一些細膩的泥土,再分次慢慢加入水,用手不斷調和,使泥土或陶土變得柔軟且易於塑形。

 用手將調和好捏製成圓底、口部微敞,有柄或足的陶盂形狀。

 老工匠將捏製好的陶盂進行陰乾,經過10多天陶盂表面水分蒸發後,進行燒製。

 燒製完成後,老工匠又花了很多天對陶盂表面進行繪畫和雕刻,一件在當時看來美輪美奐的陶盂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