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暱稱已被使用一萬次 作品

第26章 報告殺青

 三位頭領最終聯名提出,要增加對斥候大隊的投入,爭取訓練出一大批高級斥候。 

 同時要求其他頭領能重視此事,把自己麾下的人才,給斥候大隊輸送一部分。 

 行軍報告最大的篇幅,是羅列了一些典型的事例,主要是行軍比賽選手們的比賽經歷。 

 從比賽準備,到比賽過程的每一個細節。 

 這其中包括表現優秀者的經歷,也包括失敗者的遭遇。 

 通過這些具體的事例,更增強了報告的說服力。 

 王小飛還找吳用、朱武,從他們那邊借來了一些古典武學論著。 

 在兄弟王小磊的幫助下,尋找古之武將對於行軍的見解。 

 經過努力,還真找到不少真知灼見,並且將這些東西也寫入了報告。 

 文章還大大誇讚了通臂行、縱雲梯這兩種新發現的行軍身法,建議全軍學習,能學會多少人就學會多少人。 

 文章的最後,特別強調了綁腿這件行軍利器的重要性,並且羅列了綁腿的所有功能,也建議全軍推廣。 

 在報告的結尾,王小飛總結道:“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僅僅是行軍這一項戰術動作,就發現了這麼多問題,那麼其他的戰術環節,會不會也有問題?是否需要改進?” 

 用一個問題,來引發梁山諸將的進一步思考。 

 這篇題為《梁山軍隊行軍總結與展望》的軍事文獻,經王小飛撰文,戴宗、時遷潤色,王小磊謄抄,彙集了數百人的智慧,終於裝訂成冊,出現在軍師吳用的案頭。 

 不說梁山別的好漢,就是智多星吳用,之前也沒有寫作軍事論著的經驗。 

 這個年頭的謀士,論耍陰謀、耍心機、排兵佈陣、行雲布雨,個頂個的強。 

 但讓他們抓著一個小小的行軍做文章,根本沒有這個意識好吧? 

 吳用是個有見識的人,他讀過這篇文章後,覺得很有啟發。 

 重新幾遍後,得出結論:這篇文,可以當成兵書來看;其中的建議,對於梁山軍隊的建設很有幫助! 

 吳用趕緊召開梁山智庫會議,還把宋江、盧俊義兩位領導也請來,大家一起研究這篇報告。 

 眾人傳閱後,都沒說話,開始沉思。 

 公孫勝心想,握草,這天地變數,果然是不同凡響,出手成章啊。 

 宋江是個實在人,他率先打破沉默:“別的先不說,王小飛發明的這個綁腿,真的有效?” 

 盧俊義科普道:“小飛弄的這個綁腿,前些日子也送了一套過來,我綁好後下山試了試,確實能趕更長的路。” 

 宋江當機立斷:“那就全軍推廣綁腿!至於這篇文中其他的東西,諸位有什麼意見?” 

 朱武道:“咱們在這裡討論,恐怕也是紙上談兵,不如把王小飛、戴宗、時遷三位兄弟都叫過來,他們是本次行軍比賽的主事人,也是報告的作者,叫他們給咱詳細講一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