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暱稱已被使用一萬次 作品

第253章 皇宮驚變

 之前勢如破竹的完顏宗翰,總算是碰上了不要命的主兒。 

 王稟雖然跟了童貫,但此人的軍事素養和戰鬥意志,還是勝過了宋軍的諸多將校。 

 張孝純是太原的父母官,他決心死戰不退,與敵人周旋到底。 

 由此可見,並不是所有的宋人都丟失了氣節,還是有一些鐵骨錚錚之輩,願意以身作則,扞衛民族的利益和尊嚴。 

 慘烈且曠日持久的太原攻防戰,就此開始。 

 …… 

 金國的東路軍在河北佔據優勢後,並未佔領地盤,而是繼續南下,直撲帝國首都——汴梁。 

 其戰略意圖十分明顯,那就是利用機動性強的優勢,直接斬首。 

 為了配合東路軍的行動,西路軍統帥完顏宗翰,留下一路偏師,繼續圍困太原。 

 主力部隊則越過太原,繼續南下。 

 準備渡過黃河,與完顏宗望的部隊,在汴梁城下勝利會師。 

 金兵的兩路人馬,彷彿兩隻有力的臂膀,隨時都能扼住北宋帝國的咽喉,令其窒息而亡。 

 …… 

 就在金兵狂飆突進之際,北宋朝堂,上演了一出鬧劇。 

 宋徽宗謊稱自己生了病,將太子趙桓喚至榻前服侍。 

 趙桓乖乖地來了,可還沒等他跪下請安,一身黃澄澄的龍袍,便由不明人士披到了自己身上。 

 這一套黃袍加身的戲碼,趙家人玩的,很溜。 

 趙桓嚇壞了,哭著喊著,就是不肯披上龍袍。 

 宋徽宗怒了,大聲痛斥。 

 “你這個逆子!你要是不穿衣服,就是不孝!” 

 趙桓哇哇大哭,連連拒絕。 

 “父皇,兒臣要是穿上了衣服,那才是大大的不孝!” 

 只可惜胳膊擰不過大腿,太監和朝臣齊上陣,將龍袍胡亂套在趙恆身上。 

 隨後把這位年輕的新皇帝,抬到福寧殿內,強行完成了即位儀式。 

 在這個過程中,趙桓幾度暈厥。 

 但有太醫在旁,他就是想暈,都暈不了。 

 隨著新皇即位,太上皇趙佶鬆了一口氣。 

 這燙手的山芋,今天總算是交出去了! 

 我趙佶就是再差,也不當那亡國之君! 

 就這樣,大宋的宣和時代結束了,一個叫做靖康的新年號,出現在天下人的面前。 

 …… 

 童貫從太原逃回京師後,不敢公開露面,而是馬不停蹄,直接去了蔡太師府。 

 說也巧了,蔡京剛剛在福寧殿擁立完新君,回到家就見到了這位親密的老戰友。 

 “老童,你怎麼回來了?” 

 “不回來,難道在北邊等著金兵殺我?” 

 蔡京哈哈一笑,請童貫坐下來,又命下人奉茶。 

 “老童啊,你來的正是時候,陛下已經把江山社稷託付給了太子,不日便要南狩。” 

 “唉,陛下操勞一生,日理萬機,確實得好好歇歇了。太子人品貴重,肯定能肩負起社稷的安危,救萬民於水火之中。相爺,咱們啥時候走?” 

 “今晚就走。” 

 “去哪裡?” 

 “你女婿那裡。” 

 “女婿,雜家哪來的女婿?哦,你是說王慶……” 

 …… 

 帝國最大的兩隻蛀蟲已經準備跑路,而身為帝國首腦的趙佶,還不知道這件事。 

 嚴格意義上講,他現在已經不是帝國首腦,而是太上皇。 

 太上皇,在古代社會的定義,實際上有點尷尬。 

 國家的實權,在趙佶退位給趙恆的時候,已經分潤了一部分出去。 

 現在還哭哭啼啼,不知所謂的新皇帝趙恆,當他掌握皇權之後,那些猶豫的官員,都會趕緊貼上去,為新帝效忠。 

 人走茶涼。 

 重要的不是你這個人,而是你所處的位置。 

 趙佶主導的退位戲碼,雖然避免了自身的某些“風險”,但卻造成了實質性的國家主權分裂。 

 這也為日後趙氏父子二人之間的權力紛爭,埋下了伏筆。 

 …… 

 對於趙恆來說,眼下最重要的考驗,是即將兵臨城下的十餘萬女真大軍。 

 只要能撐過這段最艱難的時光,趙恆的未來,將會很不一樣。 

 一邊是留守前線,與敵人艱難周旋的年輕皇帝。 

 另一邊是荒廢國政二十餘年,關鍵時刻矇頭跑路的花鳥皇帝。 

 孰優孰劣,天下臣民,自有公論。 

 當然啦,如果趙恆撐不下去,等待他的結局,也會很不一樣。 

 …… 

 裝病完畢的太上皇趙佶,突然覺得有些累了。 

 便在內侍的保護下,前往李貴妃的寢宮安歇。 

 李貴妃便是李師師,她在深宮之中,待了兩年有餘。 

 兩年的時光,不長不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