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蘇葉 作品

第二百章:歲月靜好

孟秋時節,一場大雨為瀟湘大地添了涼風爽氣。

江水清澈澄碧,倒映著兩岸山麓層林,一樹樹紅葉在水中綻放,那鮮明之色似把江水也染得火紅。

回雁城這一個多月,趙榮問訪朋友,有時喝茶敘話,有時推杯換盞。

也與禿筆翁論書,與黑白子問棋。

七月初八,趙榮遇見了擅長寫意作畫的文先生。

他當即作局,邀丹青生一道登碼頭城牆,一起作畫。

趙榮無甚畫技,卻也懂了些賞玩之道,是個好看客。

陳叔起、王紱曾作《瀟湘秋意圖》。

那畫作空曠廖廓,風帆出沒,煙波竹樹,浩渺無涯。

當天面對碼頭江景,文先生與丹青生興致大發,一道作畫。

二人都是寫意高手,於是將眼中的落霞孤鶩,平沙落雁寫意畫中,又見遠浦歸帆,孤村斜暉,山寺晚鐘。

好一卷水墨山水畫。

這是一幅《瀟湘寫秋圖》,其間清幽意境,絕不輸陳叔起、王紱之作。

甚至,這幅畫還深藏一抹銳利。

只見歸棹船頭,勾勒一戴笠披蓑的身影,他的旁邊擱著一把劍,劍上拴著一個酒葫蘆。這人靜坐在船頭,手執一杆,垂釣湘水。

文先生作畫之後,對趙榮笑道:

“這戴笠披蓑之人,正是照著你的身形畫的。”

趙榮聞言稍有愕然,細看寫秋圖,又笑問:“倒是像個老叟。”

沒想到文先生與丹青生聽罷,竟都連連點頭。

“老叟橫秋,一杆香餌,垂釣瀟湘,這才顯秋意濃,秋意盛。”

文先生話罷,丹青生盯著趙榮道:

“人皆看盡青年劍神,縱橫天下,乃是英雄已極。我們卻想象著你的晚年,世間春去秋來,年年歲歲,不知多少輪迴。”

“可人之一生,總有盡頭。”

“晚年的劍神,就像這幅畫一樣,劍已經解下,手持釣竿,隨舟飄蕩湘水。”

“這時瀟湘秋意濃,英雄終有暮年時,自古談秋而悲,寂寥話不盡,我們也道如此。”

他話到此處,竟然拿出一壺酒,痛飲起來。

趙榮聽了他的話,不由想象自己暮年時分,是何等景象。

他再去看畫,只覺這幅寫秋圖,雖然波瀾壯闊,融滿瀟湘景,卻寫意更甚寫景,濃濃秋意,彷彿讓人看到滿山黃葉,又隨風簌簌而落。

果然有股傷悲遲暮之感。

趙榮盯著畫中老叟不由詢問:“這是要我幾十年後,再看這幅畫,體會此時情嗎?”

“不。”

文先生搖頭,丹青生放下酒水笑道:

“恰恰相反。”

“這是給你看暮年景,體會暮年情,再立身此時,叫伱珍惜當下,享受人世間的美好。”

“什麼白鷺沙鷗、萬頃碧波,什麼招颭青旗、人間煙火,哪個不在你眼前。”

“年華正好時,應當好生把握,不負光陰。”

趙榮莞爾一笑:“我邀你們寫意瀟湘山水,兩位已擺脫山水束縛,這是要將我的人生也寫意而出。”

文先生與丹青生也笑了。

三人在城樓上品畫喝酒,那酒水之中,似乎也融了瀟湘秋意。

自得《寫秋圖》後,趙榮便行走各處。

他時而站在湘水之濱,時而矗立天山之巔,看漫山紅葉,看江魚水鳥,又復行五神峰,駐足雁峰寺

雁城形勝,無一不落在他眼中。

他偶有興致,又在一些衡州山川石壁上留下刻字。

這些刻字,有的是人生感悟,有的是兩句詩詞。

也有劍意濃厚時,會留下一些招式運勁法門。

有時武學意境翻湧,就隨手留幾句武道見解。

這倒是一件有趣之事。

不知未來會不會有有緣人到此,又是否能領悟他的遺刻。

孟秋之末,趙榮在衡陽心下生動,於是稍作交代,便啟程出發,行道雲貴。

一路上走走瞧瞧,耗費近一個月時間,才來到雲南之東。

這裡西接春城,是滇黔鎖鑰,珠江源頭。

自曲靖朝南走,有連綿大山。

暮秋時分,山中多有陰雨,氣候更是獨特,號稱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

十萬大山古老悠久,有著許多古代遺蹟與民間傳說。

趙榮入了羅平州,也遇見了諸多武林人。

似是行走江湖的原因,他們的打扮與北地江湖人沒有多大區別。

這一路上,他比較低調。

沿途看山看水,多有流連,像是個離家不久,初入江湖,看什麼都新鮮的小子。

至於一身青衣,現在也算不上什麼標誌。

當年東方不敗紅衣如血,震懾天下時,尚且有人敢模仿他的裝扮。

劍神萬劍歸宗,劍氣照耀峻極,乃是比東方不敗更出彩的人物。

加之趙榮素有俠名。

江湖上崇拜他的人極多,不少青年男女,效仿其裝扮。

別說瀟湘荊楚中原等地,趙榮入了雲貴,一路上也屢屢看到青衣執劍的少年青年。

所以只從外觀,不熟悉他的人,很難一下認出他的身份。

在芙蓉峰那邊種植草藥的五仙教眾雖給趙榮指路,叫他知曉仙教古寨在十萬大山之中。

可到了羅平州,一見山巒疊嶂,雲霧繚繞,諸多山路盤亙,趙榮也分不清要走哪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