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工程兵子弟 作品

第53章 公務員辭職後考上事業編,今年又重新考上公務員的大神

 如果從小沒有養成這些習慣,因為一份工作要突然改變適應,每天其實都是煎熬。 

 三、相信每個選擇都是當下的最優解。 

 讀者還在糾結如果當初不辭職,是不是現在已經可以遴選到家鄉了。 

 其實已經過去的事,再糾結無益,要相信當下的每個選擇都是當下最優解。 

 不管是選擇結婚的對象還是一份工作…… 

 如果真的有機會回到過去,相信你依舊會做同樣的選擇。 

 如今站在人生的分岔路口,又一次面臨抉擇。 

 我覺得在有發展前景的高校事業編和區的公務員之間,就是清華跟北大的區別而已。 

 上篇《樹洞》文章,有讀者說我回復等於沒回復,白瞎了讀者人厚重的經歷。 

 我認為從他們的故事中總結出對後來人有啟示的經驗教訓是更重要的意義,並不只是完全針對個人問題的回覆才有意義。 

 很多人來找我傾述,有時候其實就想說出來找人聊天而已(比如上位讀者),也有些只是想總結經歷(比如這位讀者),並不是真的想在我這裡要個決定。 

 畢竟對陌生人三言兩語有所保留的傾述,別人也很難從他的實際出發給建議,就算給了很多情況下也沒用。 

 如果是我面對這位讀者面臨的情況,會毫不猶豫選擇公務員。 

 因為我就是屬於原生家庭提供不了多大助益,從小又是長女做慣了各種家務活,異地對我來說不是大問題。 

 而他所心心念唸的寒暑假,對我來說簡直是避之不及的大災難。 

 讀者沒成家,體會不到家裡有娃,寒暑假中的爸媽過得有痛苦。 

 別說寒暑假,每個過年跟國慶假期,我都像在渡劫,至少得上班三天後才能恢復元氣。 

 如果寒暑假上班,那給娃安排暑假班,家裡人自覺幫忙分擔,如果不用上班,那帶娃這個重擔,自然只能落在不用上班的人身上了。 

 別以為寒暑假是“詩與遠方”,可能只是“忙與慌張”。 

 但就算把這些告訴他,該糾結的依舊會糾結,所以憑自己的經歷給意見才是真的沒什麼意義。 

 因為每個人的經歷都不同,面臨的處境也不同。 

 不管選哪個,對普通人來說都挺好的,遵從本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