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灑出風塵 作品

第30章 預選賽

 “原來他們是這麼節省空間的。” 

 將未使用的部件縮小尺寸是有道理的,否則如果所有人都要在全尺寸部件上工作的話,整個場地就會因為空間不足而無法容納150名參賽者。 

 張志豪環顧四周,看看其他人如何應對即將到來的挑戰。 

 大多數人看著那一堆“破爛”,短暫地感到不知所措。 

 吳明軒撓著頭,慢慢權衡著自己的選擇。 

 柳慧婷則立刻挑選了一個相當標準的人形內部骨架,並開始從不同部件中篩選,添加到她的新機甲上。 

 對於上官雲飛這位年輕精英,他為自己的機甲選擇了一個大膽的方向:將輕型鷹形機甲與強大的飛行系統相結合。這樣的組合將會打造出一個介於輕型和中型重量級之間的飛行器,而這並非一個有利的領域。 

 張志豪猜測上官雲飛在設計上藏有幾手驚喜。 

 至於自己的設計,張志豪快速瀏覽了一下可用的部件。大部分零件似乎都是過時的,大約落後兩到四代。在《鐵血精神》的標準下,這些零件會被歸類為3星級或4星級,對於新手機甲設計師來說稍微先進一些,但如果他們堅持使用較為簡單的零件,也不會讓他們感到壓力過大。標準部件都在他的能力範圍內。 

 但張志豪並未直接挑選自己偏好的部件,而是採取了不同的策略。他開始研究王明——負責試駕他競賽設計作品的駕駛員,並思考主持人對王明的描述。如果想要從預選賽中脫穎而出,張志豪必須發揮自己的優勢,這意味著要將x因素融入到設計之中。 

 “如果我按照這種思路走,確實會有風險,如果讓情感而非邏輯驅動我的設計,那麼我就無法做出最優化的選擇,其他機甲可能會在性能指標上超越我的設計。” 

 然而,如果他的機甲性能比其他機甲差5%左右又有什麼關係呢?只有在障礙測試中表現最佳的機甲才能通過預選賽。無論設計師給機甲添加了多少花哨的功能,如果王明不能充分發揮其潛力,那它就不是一個好的設計。產品必須適應駕駛員的需求,而不是機甲設計師的個人偏好。 

 “王明最喜歡駕駛什麼樣的機甲呢?” 

 遺憾的是,在這場競賽中,張志豪不允許訪問星際網絡,他只能根據主持人的簡短介紹來猜測答案,這位飛行員最大的優勢是什麼? 

 “多才多藝。” 

 王明幾乎能駕駛市面上所有的機甲,這需要大量的訓練。他在職業生涯中投入大量精力學習如何駕駛各種不同類型的機甲,他不斷提升近戰和遠程武器技能,直到能夠靈活切換使用,而不影響戰鬥實力。 

 也許只是巧合,但張志豪覺得像馬克·安東尼這樣的中型機甲很適合王明。這款中型機甲提供了最大程度的靈活性,讓王明能夠避開可以躲避的攻擊,承受住他能抵擋的打擊。手持狼牙棒和盾牌,王明除了重型騎士之外,可以撕裂任何對手,而手腕上的激光炮又能讓他在中距離輕鬆擊落敵人。考慮到機甲只需要經歷一場短暫而高強度的10公里障礙測試,耐力不足的問題不會太嚴重。 

 “沒有必要刻意追求某個極端。如果有機會利用我對機甲的熟悉度,就應該抓住這個優勢。參考我熟悉的機甲設計並無可恥之處,只要我的設計能滿足需求,王明就能輕鬆通過障礙測試。” 

 張志豪終於向前走去,挑選了一些既具有潛力又合適的部件。他設想了一款適合擁有廣泛技能集的駕駛員駕駛的機甲。 

 “首先,機甲應該保持中等重量,以維持機甲的靈活性。機甲應具備飛行能力,但翅膀不需要過於堅固。飛行只是一個手段,關鍵在於平衡近戰和遠程進攻選項。” 

 張志豪所設想的王明喜歡駕駛的是一款萬金油式的機型。它不必太過華麗,也不需要過多花哨的功能。設計的核心是要完成任務,僅此而已。在這個思考過程中,張志豪意識到競賽組織者暗示的內容遠超過表面所展示的信息。 

 “他們給我們提供了一堆零件,其中有些超出了我們應有的掌握範圍。”張志豪搖搖頭,瞥了一眼那些似乎因無限可能性而興奮不已的同僚機甲設計師們,“其實這是個微妙的陷阱。如果我們過於熱衷於把高級組件強行塞進不適合的設計中,那麼王明就無法發揮出色,也無法在障礙測試中持久應對。” 

 此刻,張志豪對自己的勝算多少有了些信心。雖然柳慧婷和上官雲飛等人仍是實力出眾的選手,但他覺得自己有機會進入前八名的末尾位置。 

 “看看我能不能用這些部件再造出一款‘貧民版’的馬克·安東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