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殿試雙策

 所謂的三步走,分別是第一步,先互通有無,也就是先通商; 

 追溯歷史王朝,戰爭的誘發因素無非在於吃不飽,穿不暖,資源匱乏,只有通過不斷地掠奪來達到滿足自己國民需求的目的。 

 這一點和後世的某個國家很像。 

 但是燕國和蒙古,同屬我華夏子民,能大家和睦休養生息那自然是最好。蒙古、匈奴、吐蕃,三國分別所在的地域土地貧瘠,並且種植技術落後,地廣人稀,無法大面積普及種植技術,只能依靠得天獨厚的草地資源,過著遊牧民族的生活。 

 若是有辦法讓他們安定下來,未必不能停止幾國的紛爭。 

 所以通商的目的,在於將燕國的文化、物資與那群遊牧民族相互進行交融,若是能建立自由貿易區最好。 

 第二步,便是同化,將燕國的文化不停地向著這些遊牧民族進行輸出,教他們讀書,種地,給他們修房子、建立聚集區,實行自治區,進行統一管理,施行以蠻夷之策治蠻。 

 第三步,便是逐漸瓦解這些遊牧民族心中的宗教信仰,讓他們逐漸脫離草原領袖的統治,不管是蒙古、匈奴還是吐蕃,都可與燕國子民通婚,讓他們徹底融入燕國的統治中來。 

 顧有年又洋洋灑灑寫了六千字。 

 雖然他對眼前這個封建王朝並不太看好,但是他還是將自己的舉措寫了出來,若是燕皇能領悟其中的利弊關係,那將來燕國一定會雄踞天下,成為天下第一強國。 

 剛好,在最後一炷香的燃盡的那一刻,顧有年終於停下了筆。 

 他感覺腰痠背痛,連續伏案三個時辰,眼睛都花了。 

 “時辰到!” 

 隨著劉公公的一嗓子,禮部官員按照座位依次上前收取試卷。 

 眼下已到午時,眾人早已飢腸轆轆,燕基道下令為眾人分發了些吃食,休息片刻。 

 接著便要當場批閱考生的試卷。 

 燕基道誰也不看,就先拿著顧有年的卷子,仔細讀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