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吃海鮮蝦粥的崔太妃 作品

第298章 古董

 聽到這話,劉光奇挺直了身子,饒有興致地問道:“當然可以,不過這得取決於你們物品的實際價值。” 

 “那麼,請隨我一同前去查看吧,那些東西就在村委會里放著呢。”說完,村長便領著劉光奇朝村委會走去。 

 來到村委會,只見房間內佈置十分簡陋,僅有一間空蕩蕩的屋子、一張破舊的桌子以及幾把搖晃不穩的凳子。一走進門,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正對著門口的牆壁上懸掛著的一幅巨大的毛主席畫像,下方擺放著一張供奉用的桌子,桌上放置著一隻香爐,爐內仍殘留著些許香灰。 

 沈村長伸手指向那隻香爐,鄭重其事地介紹道:“此香爐乃是明朝時期,正值我族最為輝煌之時,由皇室賞賜予我們祖先的珍貴之物。這個東西一直是我們家族最珍貴的物件了。要不是現在情況實在不好,我們是真捨不得它。” 

 說罷,只見他輕輕地將供桌上那精緻小巧的香爐取了下來,小心翼翼地傾斜著爐身,讓其中堆積的香灰倒了出去,接著,他拿起一旁乾淨柔軟的布條仔細擦拭著香爐內外,擦拭完畢後,他才將這件香爐遞到了劉光奇面前。 

 劉光奇伸手接過香爐,瞬間感受到一股沉甸甸的分量。這隻香爐通體呈現出一種自然而然的包漿之美,宛如歲月沉澱下的痕跡; 

 其周身散發著令人陶醉的寶氣與溫潤的光澤,彷彿蘊含著無盡的神秘力量。仔細端詳,香爐的形狀別具一格——口部敞開寬闊,爐腹則呈扁形微微向外鼓起,爐底則巧妙地設計成鈍底圓錐形,使得整座香爐既穩重大方又不失靈巧優雅。再看爐口兩側,精心雕琢的爐耳更是增添了幾分古樸典雅之韻。 

 劉光奇翻過香爐,凝視著底部那一行清晰可見的銘文:"宣德年制"。儘管他對於古董文物領域知之甚少,但對於赫赫有名的宣德爐卻也略有耳聞。要知道,如此一件小巧玲瓏的玩意兒,待到日後改革開放之時,恐怕輕輕鬆鬆就能拍出上百萬的高價! 

 然而此時此刻,面對眼前這件珍貴異常的香爐,劉光奇的臉上卻沒有絲毫波瀾,只是淡淡的說道:"你打算用這個香爐換多少糧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