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南四哥 作品

第82章 登金鶚山

 “好!與之兄不愧為我太學學子之楷模!”一眾學子頓時高聲喝彩道。 

 太學作為州府一級的最高等級官辦學府,對標京都的國子監。其作用便是為朝堂培養有學識的學子,為國家輸送人才。每年從太學畢業考取功名的學子不計其數。 

 朱必先,字與之,唐懷禮也認得此人,乃是荊州太學中頗有才名的一位學子。其家境貧寒,卻不畏強權,向來以敢於質疑權威來標榜自身,經常被各學子奉為楷模。 

 唐懷禮聽過他的各種社論,確實言辭犀利,曾經也甚為欽佩,甚至因為其對於朝廷的諸多言論,正好契合自己的想法,曾經一度引為知己! 

 唐懷禮一心向往上戰場,願以武報國,可他的父親卻始終不支持他,且他的父親唐廷雲一直都不贊成用武力來解決問題,因而他們父子二人的關係一度異常緊張。 

 可他們父子不和規不和,他身為人子,也不能看著一個區區太學學子在人前隨意折辱自己的父親。 

 “哦?不知你對家父的治民政策有哪些意見?那本公子今日便聽聽你這太學生的高見!”唐懷禮冷著臉說道。 

 “哼!既然唐公子要我說,那學生便斗膽說一說!唐州牧在治民之策上,有三大錯!” 

 朱必先不愧是辯論高手,上來便丟出一個驚人的結論,這叫先聲奪人。 

 果然,見眾人都被自己的言論吸引,朱必先略帶得意之色的說道: 

 “這一錯,乃與國策背道而馳!我大昌以武立國,百年來東征西討,四方臣服,方才有如今虎居江南的地位!而大家都知道,唐州牧乃是朝堂中最鮮明的反戰派! 

 作為一方大員,不顧國家利益,只知貪圖個人安逸,須知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須知若無國之強軍...” 

 這朱必先顯然早有準備,只見他在人群中侃侃而談,如口綻蓮花,說的是唾沫橫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