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南四哥 作品

第127章 就地安置?

 “是啊!若是最初流民遍佈各地,各家分擔一點倒也還好,各村也不會說什麼!可如今這種情況,恐怕不會有人再願意伸出援手…”大族老謝長火也在一旁憂心忡忡的說道。 

 “要我說,不如把流民都趕走,讓他們自生自滅!到時候,自然會流落到鎮上各處,屆時他們不管也得管…”五族老謝長平一拍桌子,憤憤不平的說道。 

 “不可!如今流民的數量比我們村的人口還多,若是採取這等激烈手段,恐會引起反彈,一旦流民暴動,我雙河村豈不是要大亂?”里長聞言皺眉搖了搖頭。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可怎麼辦?小凡,你頭腦靈活,你想想辦法!” 

 “各位族老稍安勿躁!我近日查閱我武陵郡律法,發現有一條屯田法,或許我們可以從此入手。” 

 “屯田法?那是什麼?” 

 “自太祖建立大昌以來,為了鼓勵百姓耕種,曾經出臺過一條律法,凡是無主之地,能夠開墾良田者,便歸開墾者所有,前三年免稅,三年後按照正常田地繳納賦稅!” 

 這個年代生產力落後,為了鼓勵百姓多種田多納糧,朝廷會鼓勵百姓開墾荒地,這屯田法便是基於此而來。 

 可能有些人會問,既然有這條律法,為何還會有那麼多沒有土地的百姓去租借地主的地,或者流落街頭呢? 

 其實很好理解!首先,開墾荒田是一個非常吃苦的活計! 

 一般那些無主之地,要不就是不太適合耕種的鹽鹼地,要麼就是地處偏遠,或者長滿了樹木荊棘的荒地。 

 以這個年代的生產力,開墾荒地需要付出大量的勞動力,那些失地的流民飯都吃不上了,哪還有力氣去開墾荒地? 

 只怕還不待地裡長出莊稼、結出果實,人就已經先餓死、累死了… 

 其次,凡是無主的荒地通常都在比較偏遠的地方,這個時代的百姓故土難離的思想非常重,不到實在活不下去了誰也不願意離開自己的家鄉,即便是人死在了外面,也得送回老家安葬,這便是落葉歸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