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蝸牛爬啊爬 作品

第131章 謊報災情

 巡視各地的監察使回到刺史府,把“所見所聞”寫成文匯報給刺史高士廉。

 懂事送了銀子的,把他們一頓誇。

 什麼廉潔奉公、高風亮節、身體力行,好的讚美詞一股腦地寫了上去。

 對於沒有送銀子的,譬如馬周之流,用詞那可是一點也不客氣。

 治理無方都是輕的。

 故意掩瞞真相,試圖賄賂巡察史等詞也寫了不少。

 他們把信遞交到刺史府後,心裡滿是得意。

 不懂事的縣令,這回有苦果吃了。

 如果刺史還是薛世良,他們這麼做說不定真能糊弄住。

 可惜他們遇到的是高士廉這個皇親國戚。

 在高士廉的桌子上,左右放著兩種彙報信。

 一種是官方派出去的監察使寫的,另一種是高士廉派親信秘密探查的。

 顯然,高士廉對絳州的官員還抱有戒備心。

 高士廉拿起一封彙報信。

 這是楊監察使寫的,針對龍門縣和稷山縣的情況。

 隨著目光下移,高士廉的眉頭也逐漸皺了起來。

 看楊監察使如何吹噓稷山縣縣令魏平的。

 “稷山縣在縣令魏平的治理下,平日裡深挖河床,清理溝渠,這才在暴雨肆虐之下,讓數萬百姓免於洪災。”

 “魏縣令更是身體力行,他抱著染上風寒的軀體,攜百餘官兵冒著狂風驟雨,與時間拼搶,為百姓修繕房屋並開倉施粥。”

 “路過的百姓無不稱讚,魏縣令高風亮節,心繫百姓,是難得一見的父母官。”

 後面洋洋灑灑讚美的詞語很長,高士廉已經沒有讀下去的耐心。

 翻到另外一側,只有少數篇幅寫龍門縣。

 高士廉掃了一眼,氣地重重地把信拍在桌子上。

 “顛倒黑白,欺上媚下,膽大包天!”

 高士廉站起身來臉色憋的通紅,嘴裡氣的大罵起來。

 根據他掌握的真實情況,絳州境內雖然下了幾天的大雨,影響程度各不相同。

 特別是以龍門縣,聞喜縣等為首的縣城,基本沒有受洪災的影響。

 反觀稷山縣,萬全縣,太平縣等,洪水淹沒不少村莊,百姓流離失所。

 而受洪災影響最大的縣,在這幫監察使的筆墨下,那是海清河晏歌舞昇平。

 百姓安居樂業,日子過的快樂而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