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上的歲月年華 作品

第259章 最苦難的一年

 很多很多年以後,有一位老人在哄自己的小孫子玩兒。小孫子想聽爺爺講故事,老人便把自己的過往經歷講給他聽,其實很多事情已經講過很多遍了。 

 但是老人還是說道:“想聽啥?我給你講。” 

 小孫子喜歡聽故事,講多少遍也想聽,想了想說道:“講講那一年蝗災的故事吧!” 

 老人笑了笑說道:“蝗蟲年年有,你說的蝗災是哪一年呀?” 

 老人這一生經歷的苦難似乎太多了,他這一輩子似乎已經習慣了苦難,一時不知道說哪一年的蝗災。 

 小孫子歪著頭說:“打死縣官的那一年!” 

 老人明顯哆嗦了一下,慈祥的臉上滿是皺紋,似乎每一道皺紋都藏著深重的苦難。那老人喃喃的說道:“那一年啊!那應該是最苦難的一年了……” 

 那一次的苦難,也太深重了一點,讓老人至今記憶猶新。 

 天災也就罷了,天災之後的人禍,更加讓人苦難深重。 

 如果再攤上一個孬官,老百姓的日子,根本過不下去了。 

 這一任知縣剛剛上任的時候,徐二包子就曾經說過:“這個官到這裡,他倒黴,這裡的人也倒黴……” 

 徐二包子是衙門裡的老油子了,這句話還真是說的很對。 

 其實這一任知縣好不容易捐了個實缺,到這裡做官,還真沒撈到太多的錢。 

 本來就是窮鄉僻壤的地方,加上旱災,現在又是蝗災,朝廷是不讓收稅的。這一任知縣,撈錢的機會更是少了許多。 

 於是知縣大人便發起狠來,絞盡腦汁想多撈兩個錢兒,居然還真的讓他找到了一個發財的門路。 

 那就是契稅,契稅雖然也是稅,老百姓買賣土地房產的時候,到縣衙去變更證明,才會繳納這個契稅。 

 這個錢,朝廷可沒說不收啊!買賣土地房產,什麼年景收契稅也是應該的,即使是大災之年,朝廷也沒禁止收契稅。 

 於是知縣大人想了一個妙招,凡是買賣土地房產必須交契稅,民間的白契不算,一經查實,必須補交契稅。就算是交過契稅的紅契,也要查驗,與實際的房產土地進行一番對比,與契約相符的,繳納一點兒查驗稅!與契約不符的,補交稅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