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神大大 作品

第572章 可是我們韓國是弱逼啊!

 嗯?

 聽到韓成的話,張良趕緊笑著安慰說道,“公子,如今卻是急不得也。現在,真正屬於項伯的兵馬,不過區區三千……”

 嗯……嗯?

 才三千呀?

 韓成一聽,不禁一陣大失所望。

 “才三千兵馬,那隻怕是遙遙無期啊。”

 韓成苦嘆一聲說道,“秦軍,百萬之眾,我韓國當初好歹也是幾十萬軍隊的……哪怕最後只有新鄭一座城池,那也是有好幾萬的兵馬啊……”

 沒錯,韓國雖然弱逼的很,但是軍隊數量,其實一直都不少。

 其實六國的兵馬,都不少。

 一般人都知道秦國之稱有60萬大軍,但其實韓國也一直保持著20萬到30萬的軍隊。

 哪怕最後只有一座新鄭,這座從鄭國奪來的城池當最後的地盤了,那手裡也是有3萬多的軍隊的。

 但!

 其實戰國時期的軍隊數量,是要打一個引號的。

 不是說這個數量是假的,而是說這個組成的部分和後面的那些軍隊的數量是不同的。

 雖然戰國時期,各國基本上全民皆兵,只要是男丁都不可避免的會有被徵為兵卒的可能。

 但,就算是被徵兵了,其實更多的人,只是在其中,充當勞工,來幹一些搬運糧草運輸資重的活。

 也就是幹後勤的。

 在古代一個前線士兵作戰,後面是需要很多人來支撐幫助的。

 最起碼,也得三個人供應一個人,這還是比例最吃緊的時候。

 一般情況下要五六個人供應一個人作戰,甚至為了前方軍隊有足夠的戰鬥力,有時候還需要10個人供應一個人。

 比如,漢武帝北征匈奴的時候,就用10個民夫來支援供應一個前線士兵。

 可是,不管是民夫還是士兵,那都得吃飯,吃完飯了,吃飽飯了,才能幹活,才能作戰。

 而這,都是算在總共的消耗之中的。

 所以為什麼說漢武帝為什麼打了區區三場大戰,就把國庫給耗乾淨了?

 那只是因為前線幾萬,至多最多10萬兵馬,本身的消耗嗎?

 不!

 他徵發的民工勞工,最多的時候,甚至都要超過百萬!

 百萬人,純純的做搬運工,隨著戰線的延長,還要深入戈壁大漠,就為了供應最前方的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