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夜未明 作品

第347章 二戰北魏

 劉徹幸災樂禍地說:“蕭鸞要是知道自己的皇位也會被蕭衍奪走,不知他又會作何感想呢?” 

 蕭鸞從蕭昭業和蕭昭文手中將帝位奪走,他自己的皇位也會被信任的臣子蕭衍奪走,而蕭衍的江山也未必能長久。 

 如此混亂的朝局,這個權臣篡位,那個皇帝被廢,如此不太平,國祚真的能長久麼? 

 西晉有八王之亂,司馬家宗室打生打死,西晉的結局又怎樣呢? 

 造反專業戶李世民表示:這本來就是糊弄底下人的,明眼人誰不知道這種詔書是怎麼回事呢?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退位為太上皇,傳位給李世民,可李淵真的是心甘情願退位的麼? 

 勢不如人,就算佔著皇位不放,又有什麼用呢? 

 曹操嘖了一聲:“我兒子還是比較仗義的吧?” 

 他記得曹丕篡位後,漢獻帝好像是被封為山陽公,依他對曹丕行事風格的瞭解,大概不會殺獻帝。 

 楊堅笑道:“斬草除根罷了。” 

 他登基不久,年僅九歲的靜帝便去世了,不是沒有人猜測是他下的手,可他們敢當著他的面說麼? 

 實力決定一切,沒有人願意為了一個失勢的亡國之人去得罪新朝的皇帝。 

 至於他為何要除掉靜帝,開什麼玩笑,難道要他留著靜帝性命,日後靜帝成人,再對他進行報復麼? 

 就算靜帝不記仇,只要他活著,總有人會拿他做文章。 

 【蕭鸞即位不久,南齊便與北魏爆發了一次衝突。北魏王朝由鮮卑族拓跋氏建立,最初拓跋氏建立代國,但不幸遇上了一位猛人,前秦皇帝苻堅,氐族人,苻堅在登上前秦帝位後,陸續消滅了北方的一些政權,並統一北方,其中被滅國的就有拓跋氏建立的代國。不幸的是,苻堅沒有聽從丞相王猛的囑託,執意發兵數十萬討伐東晉,結果敗給了僅有八萬兵力的東晉軍隊,東晉主帥謝安、謝玄等人取得了勝利,這是一場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淝水之戰的慘敗使得前秦國力大傷,原本臣服於前秦的各個少數民族紛紛反叛,曾經的代國王族子弟拓跋珪趁前秦局勢混亂時復國,建立了北魏,而拓跋珪的孫子拓跋燾於後來統一了整個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