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夜未明 作品

第459章 病夫之名

 劉徹驚奇地說:“如此說來,這張衡竟是個全才?” 

 這世上的奇才不在少數,但本領如此全面的奇才卻很少見,更別說張衡這樣橫跨各個領域的人了。 

 他的腦海並非只有治國打仗的,他對這些也很感興趣。 

 嬴政渴望地看著天幕,心道你別光說,倒是給我一個張衡這樣的人才啊! 

 我只能看著,卻不能得到,這是多麼痛苦的事情! 

 這個張衡發明的東西,看上去都很有用啊! 

 他看向殿上群臣,問道:“我大秦可有這樣的人才?” 

 扶蘇神情肅然,顯然對此也很重視:“還請陛下下旨尋訪,天下之大,總會找到這樣的人。” 

 李世民笑眯眯地說:“我們古人的奇思妙想,也不比後世之人差嘛!” 

 人所能得到的知識本就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漸漸發展的,張衡也不是開始就懂這麼多,還不是經過研究得來的? 

 後世之人擁有的一切,未必不是基於他們創造的基礎之上。 

 他們能做到的,古人未必做不到,只不過還沒有發展到那個地步罷了。 

 後世之人若是因此輕視他們,那就是大錯特錯了 

 和帝摩拳擦掌道:“這等人才,不為我大漢效命,豈不可惜?” 

 張衡或許無法與他談論治國之道,但誰能說他沒有用處呢? 

 朱元璋若有所思地說:“看來我大明也要多多注意些這方面的人才了!” 

 雖說讀書是正道,其餘是小道,可笑道未必沒用,天幕如此關注這些事情,說明這很重要。 

 張衡聽到自己的名字,反而是最不吃驚的那一個,他全身心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聽到自己的名字時也不過微微一愣,就接著伏案書寫。 

 雖然他知道了自己未來的成就,但他並不覺得有什麼,若他現在懈怠了,世上恐怕也沒有科聖了。 

 【有句詩叫“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讀書在古代被認為是正道,而一些更實用的技術經常會被斥為“歪門邪道”,這是時代的悲哀。如果我們能有更多像張衡一樣的人,或許近代就不用落後西方世界百年,我們曾擁有先進的文明,但由於思想上的僵化,一些像張衡這樣的人被打壓、被排斥,我們從科學技術的領先者成了旁人口中的病夫,何其可悲又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