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囤物資

 一切都準備好後,便出了公社大門,把十頭大牲口依次帶入,然後小心的關上大門,這下,就安全多了,裡面不管做什麼,都不用擔心被外面的人發現。

 把十頭大牲口安置在大院內,很寬敞,綽綽有餘。

 接下來就是幹正事了,公社裡面的正房是四間磚瓦房,上面寫著供銷社三個字,房屋上方有個石碑,刻著為人民服務幾個字,看著這一幕,楊軍感慨萬分,誰能知道幾十年以後,這些都變了樣呢。

 這個供銷社,是坐北朝南的一排青磚瓦房,大約有四間房的長度,正前方有一個很寬敞的大門,左右各有兩個大窗戶,窗戶裝有滿滿年代感的防盜門板。

 大門的兩側呢,還醒目的刻著“保障供給,發展經濟”八個大字。(提前了幾年,實在查不到當時的情況,大家湊合看吧。)

 進入一個房間,點亮油燈,一排櫃檯把營業員和顧客隔開,櫃檯裡面擺滿了瓜果糖茶。

 果糖、菸酒、油鹽醬醋的氣味啊,混雜成一種特有的供銷社的味道,楊軍看到了一款人們趕集用的那種裝貨的大皮包,一款很像鋁製的金屬水壺,一款煤油燈。

 還有這個時代特有的方口布鞋,豬蹄,正行牌子的餅乾,橄欖油等等。

 來到下一個房間,有剪刀,尺子,針線盒,布匹,等等。

 第三個房間就是糧油食品,供銷社也收農產品,村民們有了收穫也會賣給他們。

 楊軍粗略掃了一眼,東西不少,幾十種,光菜籽油就有三桶,是那種50斤的木桶,專門製作的封閉木蓋。

 白麵有8個布袋裝著,每個布袋能裝100斤,這是非常難得的,要知道,這個時代的人們,想吃麵粉,或者玉米麵粉,是臨時去磨得,這樣就省了他不少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