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種子庫的規劃

 接下來的兩天,楊軍就開始對第四山谷的南北兩座水簾洞進行了細緻探索,最終的數據是:

 北邊,大廳3500平米,平均高度19米,16個延伸洞穴,隧道最長230米,最短60米,裡面的面積,大小不一,最小的洞穴也有700多平米,最大的有1800平米,高15米以上。

 南邊,大廳4100平米,平均高度21米,20個延伸洞穴,隧道最長300米,最短52米,洞穴面積,500平米到2000平米,高14米以上。

 有了詳細的瞭解,他也終於有了地方,可以安置各種特殊用途的建築。

 比如,種子庫,藏書閣,神藥閣,等等。

 之前的規劃是36個,正好,完美契合。

 山洞裡施工難度,還是有點不同的,跟外界比起來,雖然減去了一部分的材料消耗,但是,總的來看,還是更加困難的。

 比如,山洞內部環境複雜,空間狹小,光線暗淡,氣候潮溼,空氣循環不流暢,施工環境十分惡劣,需要採取一定的防護措施,如通風、照明、防水等。

 而且,需要自備發電、水泵等設備,而且山洞內的地形、地貌等也會對施工方式和工具設備提出較高的要求。

 還有材料運輸困難,材料的選擇和使用也要考慮到材料的重量、防水、防火等特性,因此,山洞內的施工通常採用輕型材料、特種材料等。

 山洞內的施工安全風險也大,如坍塌、氧氣不足、中毒等,需要採取適當的安全措施。

 相比之下,平原地區的施工環境和施工條件相對較好,材料運輸、設備使用等方面也比較方便,施工安全風險也相對較小。

 但平原地區的施工也有自己的問題和難點,如土地質量、地形、氣候等方面的差異。

 但是,楊軍依舊覺得,這些都不是問題,可以解決,畢竟,比起把這三十六個建築弄到山谷平地上,多少還是不樂意的,總感覺會影響環境和美觀,哪怕建的再好看,體積擺在那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