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韻生 作品

第748章 給孩子們,每人一份家業(3)

 而到了中晚期,基本就是圈養了,之所以發展成這樣,大多數是因為後面的皇位繼承者,對這些親戚沒有了感情,再加上權利的敏感。

 國外呢,相對來說,比較混亂,大一統的時期很少,甚至屈指可數,所以不具有參考價值,像羅馬那種執政官,元老會制度,他就看不上,垃圾。

 中世紀以後的歐洲,那麼多的國家,反而有了很多素材可以讓他學習借鑑。

 首先,就是繼承人制度,排順序,哪怕是一個公主,也是有繼承權的,雖然只能排在十幾位以後,這樣的話,起碼讓人能清晰的看到,那些人具有繼承權,這一點,國內就不行了,一切都是迷迷糊糊。

 明面上是看起來是明確的,有嫡立嫡,無嫡立長,如果皇帝無子,就立最近的宗室,但是,每到具體操作的時候,總是會被權臣,或者利益集團給攪黃。

 所以,楊軍非常不喜歡中國歷史的那種中央集權,完全就是利益集團滋生的最佳土壤。

 經過對世界歷史上的1100多個國家,朝代,數千年發生的事件進行研究,楊軍做出了以下幾個原則性方案。

 1,不搞集權,搞分封,對於這一點,其實楊軍是認真的,看看那些玩集權的皇室,和朝代,就沒有存活下來的,基本都是完蛋。

 別說集權的國家有多好,它再好,結局說明一切,而這樣的結局,楊軍不喜歡,哪怕以他的能力,和壽命,玩集權是肯定沒問題的,但是,看不上。

 反觀分封,不管是周朝怎麼爛,人家起碼延續了800多年,如果不是最後實在太菜了,就剩下一個城,說不定還能再耗一段時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