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9章 核聚變的難度

 楊軍的前世,真正的科技大爆發,其實是21世紀,從2001年到2020年,這20年中,從航空,到互聯網,從芯片,到人工智能,從材料,到加工,等等,全部都是跨越式發展。

 尤其是人工智能誕生後,更是一飛千里,很多曾經需要幾萬科學家,幾十年研究才能得出的結論,人工智能只需要短短几十天就能搞定。

 他很清楚,想要讓藍星的科技跨越式發展,那麼,就必須提前搞出互聯網時代,有了互聯網,有了大數據,才能堆出人工智能,隨後,才會迎來科技大發展。

 前世的光明大道,自己沒道理棄之不用。

 於是,在下定決心研究超凡戰甲後,他就打算藉此來一次黑科技大躍遷。

 小小的一件戰甲,濃縮了人類最巔峰的科技。

 毫無疑問,蛇無頭不行,這個戰甲研發團隊首先要做的,就是找出一個領頭人,對此,楊軍不打算親自出馬,讓他們自己決定即可。

 ...........

 天神歷1年11月20日,奧州,第三研究所。

 眾所周知,第三研究所是研究物理的,這個領域,可以說是宇宙最重要的一個方向,甚至沒有之一。

 其他不說,光是一個能源問題,就不得不從物理學身上找。

 當然,很多領域方面也能發展能源研究,比如,生物能源,化學能源,等等。

 但是,這些東西雖然在理論上能行得通,但是不管是發展前景,還是發展過程,都無法讓人滿意。

 物理則不同,核物理方面的能源研究,可是實實在在擺在人類面前的。

 只要能把核聚變搞出來,那麼人類立馬就能起飛,這是毫無疑問的。

 而核聚變這種技術,對於現在這個時代而言,早已經不是秘密,也不是什麼難以跨越的門檻,其實說白了,簡單是很簡單,說難也特別難。

 就是搞出一個人工小太陽出來,簡單來說就是把兩個氫的原子合併成一個重的原子,比如用氫的同位素氘和氚可以聚變成氦核,這個過程會釋放出巨大的能量,典型的例子就是氫彈的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