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張羽心中的工業化

不過想想就好,若是真的組建十萬人的火槍軍,就需要遠遠多出這個數量的輔助兵種。

單單這一支火槍軍,人數就得到了二三十萬人,多少有點不現實。

按照涼州目前的生產力,以及社會情況,十萬人的火槍軍,是空想。

以後或許能夠達到。

再往後走,一大片空地上,擺放著整整齊齊的炮管模具。

正在緩慢的自然風乾。

數量足足有七八千之多。

等這些模具風乾完畢,大批炮管,就可以生產出來。

算算時間,正好就是春耕的第一次收成的時機。

看到整個寨子的生產鏈,張羽非常的滿意,當初能夠請雲班出山,真的是撿到寶了。

“我這次回來,還有一點好東西,給雲老看看。”張羽嘴角上揚道。

雲班的眸子一亮。

還有好玩的東西?

將左右叫退下之後,張羽拿出了火藥的製造秘方,上面詳細的寫著材料的提煉方法。

“這是……”雲班臉色興奮的問道。

“這是火藥的配方。”張羽嚴肅道:“這玩意,可是絕對重要的東西,不論如何,都不能流落他人之手。”

“這個我明白,沒有火藥,我們製造的火器,連燒火棍都不如。”雲班鄭重的將配方接到了手上。

只是掃了一眼,他就驚歎上面的提煉工藝。

根本想不明白,張羽是如何知道這些製造工藝的。

難道這也來自那本天工開物?或者魯班書?

“我會安排一批絕對可以信任的工匠,來生產黑火藥,而且分工進行,絕對不會讓配方流落出去。”

張羽點了點頭,隨後又拿出了一沓圖紙。

很厚。

雲班疑惑的問道:“這是什麼東西?這麼厚?”

“它叫蒸汽機,把它製造出來,一個蒸汽機可以抵得上一群工匠。”張羽解釋道。

雲班仔仔細細的看了圖紙,頓時震驚這設計的巧妙,腦海中彷彿出現了一個完整的蒸汽機。

那個龐然大物,看起來就像是一頭巨獸。

“這蒸汽機,以什麼東西作為驅動?”雲班問道。

“用火燒水,水為蒸汽,以蒸汽之力驅動。”

“什麼?水蒸汽便可驅動?”作為一個古代人,根本無法想象,蒸汽機運行起來,是什麼樣子的。

“這個東西,需要的工藝過於龐大,所以我給你時間,慢慢的把它建造出來。”張羽鄭重的說道:“只要你把它製造出來,我就給你一個自動化的成產線。”

“什麼叫自動化的生產線?”

“就是不需要人工,這些機器就會自己將需要的東西生產出來。”

“這……這難道是什麼仙術不成?”

“不是仙術,是科學!”

“科學!”雲班又學到了一個新詞。

但他根本想不到,蒸汽機只是第一步。

他就可以迅速做出電機,以蒸汽機作為驅動進行發電。

內燃機需要用到燃油,這裡涉及到石油開採,以及冶煉的技術,短時間根本無法達到這個工業水準。

甚至電線的絕緣層,按照目前的生產力水準,張羽都沒有辦法投入生產。

別看在現代很輕易就可以得到的東西,放在這個時代,都是一很難的技術攻關問題。

工業的發展,只能一步一步來。

有了一才有二。

而且在某些領域,張羽也是一知半解,也需要去摸索的。

他不是百科全書,什麼都懂。

憑一己之力,讓這個時代,迅速進入工業時代,根本是天方夜譚。

所以,讓涼州的百姓接受良好的教育,將先進的數學物理化學等知識教授出去。

總會有人,從中慢慢的研究出前世的東西。

哪怕在張羽的有生之年見不到工業化,這個時代的發展速度,也不是前世的歷史工業發展速度,可以衡量的。

張羽只需要在有生之年,做到自己能做的事情,就可以了。

逛完了火器作坊。

張羽專門回到了農業作坊區。

此時工匠正在打造最先進的曲轅犁,還有各種鋤頭,耙子……

這些都是農業生產的利器。

甚至張羽可以製造出手中的抽水設備,可以用牛驢等牲畜,作為驅動,進行抽水。

農業生產,在器具這一塊,需要的是生產速度。

涼州數百萬百姓,都等著這種先進的農具,進行耕種,想要做到一戶一套。

兵工廠的壓力,還是很大。

不過,這種事情急不來,農具的推廣,是從武原郡開始輻射向整個涼州。

慢慢的普及吧。

想要在這個春耕時節,普及整個涼州,夠嗆。

“接下來,就有勞雲老了,工匠方面,我想辦法再送一批過來,涼州的工匠沒了,我就想辦法從別的地方拉過來。”張羽承諾道。

“是,主公!主公放心,我一定不會辜負主公的期望。”雲老鄭重的說道。

張羽關心了幾句,就帶人離開了寨子。

策馬緩緩的下山,第一站便是馬頭村。

可以看到,馬頭村村中,升起裊裊炊煙。

很多百姓,已經在地中勞作。

有些人是在抓緊開墾荒地,但目之所及,只能看到一頭牛,在耕地。

牛在這個時代,是絕對的農業生產中堅力量。

但是百姓很難獨自擁有一頭牛,太珍稀了。

張羽還是想做到一戶一牛,然後進行繁殖,以後涼州就不缺牛了。

這時候才發現,地盤越大,需要做的事情就越多,一旦一個環節卡住,極有可能讓涼州這個巨大的機器,運轉受阻。

沿路走來,很多原本的荒地,此時都已經開墾出來了。

這段時間,從外地湧入武原郡的百姓極多,幾乎已經達到了飽和的程度。

新來的百姓,甚至都不認識張羽。

來到平川城南門,趙小義早已等候多時了。

“主公!”趙小義激動的敬了一個軍禮。

“進去說話。”張羽抱著趙小義的肩膀,兩人就像是久別重逢的兄弟。

進入平川城內。

以前空曠的外城區,此時都已經建好了民宅,鋪好了道路,甚至商鋪酒肆都開起來了。

百姓熙熙攘攘,一副繁華的景象。

“怎麼感覺,突然多了這麼多百姓?”張羽問道。

“有件事沒來得及跟主公稟報,宋志群帶著二十幾萬百姓,從皋狼城前來投奔,這些百姓,基本都散佈在武原郡了。”趙小義撓了撓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