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將錯就錯

 杜喬搖頭,“可以有一筆嫁妝。”若女方家還有其他族人,必不能允許將家產全充作嫁妝讓女兒帶到父家。聯想到林婉婉之前提過,段曉棠剛繼承了遺產。

 “靠!”林婉婉忍不住罵髒話,“我和曉棠是獨生女,祝總家裡名義上也只有她一個女兒。”段曉棠並未介紹過家裡情況,但結合家庭背景和年紀,能有二胎才奇怪呢。“我們這種情況放在大吳,都是要被吃絕戶的。”

 杜喬思量這句話,三人故鄉戶籍規定與大吳迥異,其次當地風水擅生女兒?

 段曉棠將燻黃的戶籍紙折起收到荷包裡,“我們不換了。”她並不是很在乎戶籍上男女,自己清楚不就行了。若更改過來對大家有害無利,不如不改。

 眼看段曉棠做了決定,祝明月轉而問杜喬,“你對這種情況很熟悉?”

 “聽說過,”杜喬雙手攏到袖子裡,“將新生的女兒假作兒子入籍,護住一家子女眷。徭役之苦在往後,絕戶之惡在眼前。”他不是隻會讀書讀書的腐儒,生於鄉野料理家事,該知道的都知道。

 段曉棠看著遠處的戶房,無可奈何的搖搖頭,自嘲道:“辦事走過場,才有這樣的疏漏呀!”

 “理論上入籍應該有鄉里長作保,房宅田畝驗明正身,缺一不可。”杜喬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落葉,“如今不過是白家發話,特事特辦而已。”

 “嘖嘖,”林婉婉說道:“朝中有人好辦事呀!”作為既得利益者,她的感慨到此為止。如果沒有白家,她們連縣衙的大門都進不來。

 還有一些話杜喬沉沉的壓在心裡未曾說出,大約是“子不言家醜”情節作祟。其實以前不是這樣的,先皇在位時吏治清明,官員清明,權貴按章做事。沒有那麼多徭役也沒有那麼多賦稅,百姓不至於逃亡入山。

 舉進士,恢復家門榮耀近在眼前,可長安,真的是安樂之地嗎?

 杜喬離開更衣,祝明月看四周無人,壓低聲音,“天下崩壞,都是從吏治崩壞開始的。”看過那麼多史書影視劇,這句話可奉為圭臬。也可以說是從結果倒推原因,這僅僅是一個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