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吳越定親

 家裡孩子多,養的便糙。

 軍士想了好一會,方才道:“大的六歲,小的兩歲。”

 劉耿文記得清楚,這人入伍時說小女兒剛出生,怎麼眨眼就兩歲。

 立刻攔住文書落下的筆,問道:“虛歲實歲?”

 軍士:“虛歲。”孩子年紀大好養活,不都是這麼記的嗎。

 劉耿文立刻衝著周圍大喊道:“家裡的孩子,兒女弟妹不滿十六歲的,年紀都照著實歲寫。”差一歲一年幾百文呢。

 指著軍士和文書說道:“她女兒,大的五歲,小的一歲。”

 各人家庭多樣性在這一刻體現的淋漓盡致。

 有人父母俱亡,自小被祖父母撫養。

 有人上無父母,下無弟妹,未成親無嗣,從小是被幾個哥哥姐姐拉扯大。照現有的規則,一個人頭錢都分不到。

 劉耿文只能讓先記錄下來。以後萬一有個萬一,再說。

 陶富康見一副熱火朝天景象,偏偏做的又是不同尋常之事。找到劉耿文,問道:“劉頭,怎麼回事?”

 他們的出身來歷籍貫情況,早在入伍時就登記了,只是沒有今日記錄得這般詳細。

 陶富康獵戶出身,就是那個體測時,讓一夥人射箭成績上浮異常,被段曉棠單拎出來的人。

 劉耿文自然高看兩眼,“寫了嗎?”

 陶富康點頭,“寫了。”

 劉耿文:“寫了就成,我待會再說。”

 先寫再宣佈,怕的是有人虛報數據。

 之所以能推行得這般順利,無非段曉棠等人是以上對下,加之幾個月來向來說到做到,信譽良好。

 敢在出徵之前談優撫,可見接下來對戰事勝利抱有多大期望。

 段曉棠和範成明仰倒在椅背上睡覺,莊旭強行打起精神收集來往的文書。

 將睡覺的小夥伴推醒,“起來,看看。”

 三千人三十個旅,每個軍士的家庭情況都記下來。

 段曉棠揉揉眼睛,隨手拿起一張紙看起來。

 一個個名字,一個個家庭,剿匪若不能大勝,戰利根本不能支持。

 劉耿文見段曉棠看得認真,“司戈,不寫嗎?”大家不是一夥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