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東征謀劃

 如今戰功加身,名分已定,何懼中軍的驕兵。

 不聽話的校場跑圈去,再不聽的,她不愛動軍棍,不是不會動。

 段曉棠:“從左廂軍抽調部分低階將官和旅帥去中軍,充當骨幹,協助訓練。”

 段曉棠訓練出來的軍士,戰力如何,寧巖最有發言權。

 可惜現在遇到一個很尷尬的問題,當初寧巖是客將,只管作戰即可,清楚明白領的是段曉棠的兵。

 但現在段曉棠是左廂軍的人,練的是中軍的兵,往後誰說了算,就成了一個往後必須解決的問題。

 現在所有人都模糊這一點,要不然等時間給予答案,要不然等範成明段曉棠,誰運氣好爬上來,可以順理成章接過中軍的指揮權。

 好在當前有一點好處,吳越和韓騰可以借出他們的權柄,將這種略顯怪異的訓練和指揮方式,延續下去。

 吳越最後進來,眾人梳理一通應對中軍訓練的法子,從口頭和腦海推演來看,暫時沒有明顯疏漏。

 訓練的話題暫且告一段落,範成明另有所圖,“七郎,開春後有沒有什麼說法?”

 東征高句麗,他們怎麼辦。

 吳越垂眸道:“父王和諸位將軍尚在商議。”

 大戰將起,人人都想撈軍功,怎麼分是個問題。

 譬如吳越,關中剿匪時他不在乎軍功帶來的那點賞賜,但他需要軍功樹立威信。

 是找棵大樹靠,等著分豬肉,撿點芝麻大的功勞。還是單領一軍,自己當家作主痛快些。各有優劣。

 背靠大樹好乘涼,只要做足恭順晚輩樣就行,勝在不需要多用心力。壞處同樣明顯,他這個領頭的都功勞不顯,何況底下的將官們。

 辛辛苦苦把範成明拉拔起來,不就是為了單獨領軍的資格。

 吳越的選擇不言而喻。

 吳越:“去前線還是在後方轉運糧草?”

 段曉棠暗道,皇帝對吳嶺父子還是有些信任的。

 範成明眼怔怔地望著眼前的寶貝疙瘩,“王爺留守長安,七郎你也應該不會去前線吧。”

 他想去前線,但吳越不去,一個新晉遊擊將軍能幹嘛。只能滾到其他更資深的將軍手底下幹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