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和親隊伍

 簡單填飽肚子,祝明月將總賬本拿出來,順便有一張彙總的表格。

 祝明月:“限制產能主要在兩方面,一是原料,婁霍兩位管事已經出發去北邊收購羊毛。”

 “二是技術,經過對紡車不斷改進,一人一天能紡十五斤,仍然無法滿足需求。”

 “年後作坊針織任務減少,內部調配不少人力去紡線備貨。”

 孫無憂輕聲道:“不能再增加人手麼?”

 祝明月:“我正在莊子上試驗水力紡線機,若成功可以省卻不少人力。”

 孫無咎:“進度如何?”

 祝明月一頓,“沒有進度,尚且停留在構想之中。”

 孫無咎默然不語,祝明月靠著錢帛激勵,將紡車效率拉高數倍,可若用水力,卻不知效果如何。

 祝明月繼續說道:“水力紡線若是效果顯著,你們家中有靠河的莊子,亦可安裝。”

 王才裡的河岸只有那麼一段,全部拿來架設也不夠。假如股東家裡有現成的,省去外頭找水岸的麻煩。

 杜喬情知這個話題和自己無關,只關注賬目上其他事項。“加工費是何收入?”

 其他人多多少都清楚,唯獨杜喬耳目閉塞不知內情。

 祝明月解釋,“去年恆榮祥進項有三樣,本職的毛衣毛線銷售、年底婁霍兩位管事去蕭關做生意,低買高賣。最後一項是為右武衛左廂軍代工衣裳鞋襪。”

 用的恆榮祥的人力地盤,祝明月便把生意掛在作坊名下。

 杜喬:“右武衛左廂軍?”

 徐昭然:“倒比去軍器監少府監求爺爺告奶奶,方便得多。”

 照常理,左廂軍這許多衣裳,少說等一年,中間說不得還要塞點賄賂。事辦的慢不說,還要受氣。

 況且左廂軍的需求本就是額外的,報上去軍器監少府監未必會接。

 於是落在眾人心底只剩兩條,左廂軍真富裕,祝明月真利落。

 眾人繼續說一通商業上的細節,祝明月宣佈,“作坊草創,頭一年純利潤兩成分紅,其他繼續投入生產。”

 這些在合夥之初就說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