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企喻之歌

 範成明無限悵惘道:“故地重遊。”物是人非。

 差點將一旁接待的華陰上下官吏心態搞崩。

 先前皇帝走過一回,地方對於如何迎接大軍早有準備。

 皇帝親自統帥的二十餘萬大軍,搞得華陰境內雞飛狗跳。吳越這支軍隊,守規矩到極致,一路上默默行軍,半點不擾民。

 但架不住領軍人物太要命,吳越和範成明的組合,在華陰境內殺傷力到頂。

 範成明從右腳跨進華陰轄區開始,就打定主意,只啃乾糧。

 心裡是這麼想的,但卻不是這麼做的。要錢要糧,能攤給地方就攤給地方,半點不想自己出。

 他可是要養軍隊的人,左廂軍是眾所周不知的開銷大。

 高句麗窮鄉僻壤,天氣苦寒,能有多少糧食供他們吃。

 要不是楊胤積威甚重,連吳越都不敢輕易招惹,範成明也想去佔點便宜。

 從黎陽倉多多運糧食走,吃不完沒關係,可以帶回大營慢慢吃。

 對此,莊旭只有四個字評價,“小家子氣。”

 但作為左廂軍的後勤大總管,對範成明在華陰這塊“發跡之地”的所作所為,睜一隻閉一隻眼。

 反正聖旨上寫的是大軍行經,地方供應。他們只拿自己該拿的,不該拿的半點不沾。

 從華陰縣城離開,出潼關的最後一晚,隊伍露宿野地。

 火頭營深得範成明和段曉棠真傳,盡所能豐富大軍的餐桌,尤其是不花自己錢的東西。

 道旁有幾棵榆樹,新發榆錢脆嫩可愛。

 範成明站在樹下張望些許時候,“陛下行經的時候,應該沒長出來。”逃過一劫,“剛好遇上我們。”

 轉頭把周水生找來,再點幾個附近的軍士上樹扒榆錢,頃刻間把幾棵樹扒得光禿禿。

 周水生樂得做這樣的飯食,省時省力省糧食。

 可惜扒下來的榆錢看著多,煮出來也就夠給大大小小的將官們嚐嚐鮮。

 範成明獻寶似的把榆錢飯端進來,“我親自盯著摘的。”

 寧巖悶笑一聲,“還以為你親自做的。”

 莊旭半點不給發小面子,“那誰敢吃!”範成達都沒膽子碰的東西,難道其他人敢?